篮球世界杯

篮球世界杯

目录导航

赛事背景

赛事前身

篮球世界杯篮球世界杯篮球世界杯的前身是“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即我们所说的男篮世锦赛。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是由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主办的一项国际性男子篮球赛事,首届于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冠军是阿根廷队,此后每四年举办一届。

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是国际篮球联合会举办的国际性的篮球赛事。该赛事从1950年开始,历届比赛某些情况下间隔时间不同,一般是每四年一届。从1986年起,男子和女子的比赛都在同一年进行,也都按照四年一届的时间举行。

北京时间2012年1月28日,国际篮联在当地时间周四对外正式公布,从2014年开始,世界篮球锦标赛正式更名为篮球世界杯。2014年首届男篮世界杯的举办地为西班牙,因此斗牛士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世锦赛更名为篮球世界杯后的第一个举办国家。

改名背景

篮球世界杯篮球世界杯作为篮球世界杯的前身,男篮世锦赛到底和足球世界杯有多大差距?在这里,我们可以拿最近的两大赛事进行对比。2010年南非世界杯一共有32支球队参加,现场观众突破320万,一场西班牙VS荷兰的巅峰对决就吸引了全球10亿电视观众。至于收益方面,有消息说国际足联通过南非世界杯,收入高达87亿美元。2010年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一共有24支球队参赛,所有赛事的电视观众加起来只有10亿人次,至于国际篮联的收入,估计连南非世界杯的一个零头都远不如。据有关专家分析,国际篮联之所以推出“篮球世界杯”,除了“更有利于推广篮球运动”的官面理由外,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利益使然。篮球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但由国际篮联主办的世界性篮球赛事在影响力和收益上和足球简直不在一个档次。

“新名字简洁有力,更短,更容易被人们所记住,可以反映出这项篮球国际赛事的威望与影响力,让人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现实:这是一项全球最具关注度的体育赛事,未来篮球世界杯将和橄榄球世界杯板球世界杯等并驾齐驱。”鲍曼如是说道。[1]

虽然鲍曼很谦虚地说国际篮联的目标是将“篮球世界杯”打造成和橄榄球世界杯、板球世界杯等并驾齐驱的国际赛事,根本没敢提和足球世界杯竞争的事,但国际篮联此次改名,长远目的肯定是想分足球一杯羹,“你吃肉,我喝点汤也行呀。”因为足球世界杯实在是太富有了。[2]

赛事发展

篮球世界杯篮球世界杯北京时间2012年1月28日,国际篮联正式对外宣布,每四年举行的世界男、女篮锦标赛将更名为篮球世界杯。

第16届男篮世锦赛在土耳其开赛,美国最终在决赛上击败东道主土耳其队,获得冠军。

第15届:2006年,西班牙爆冷粉碎希腊神话,首次夺得男篮世锦赛冠军。

第13届:于1998年在希腊举行。共有16支球队参赛。由于美国美职篮球员闹罢工,美国只派出由大学生选手组成的球队参赛。中国队由于只获亚洲男篮锦标赛第3名而无缘这届比赛。南斯拉夫队后卫博迪洛加被评为本届比赛的最佳运动员。

第12届:于1994年8月4日-8月14日在加拿大举行。共有16支球队参加了本届比赛。美国队派出由美职篮最优秀的选手组成的“梦之二队”参赛并获得冠军。中国男篮取得这一赛事最好成绩,获得第8名。

FIBA官网消息,FIBA中央局2012年11月22日在吉隆坡宣布了2017年之后的大赛安排。原定在2018年的篮球世界杯将更改到2019年,队伍由原先的24支扩军至32支,2020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将通过2019年世界杯和4个大区预选赛产生。[3]

而且2019年篮球世界杯预选赛将横跨两年,包括夏季和冬季,分为A组和B组,采取主客场赛制。而且篮球世界杯将继续决定奥运会参赛资格,2020年奥运会通过2019年世界杯和4个大区预选赛产生。

同样被更改的还有各大洲锦标赛,从2017年开始,各大洲的锦标赛由原来的每两年举行一次更改为四年一届(即2017、2021、2025等)。

中国赛事

历届篮球世界杯信息

届数 赛事名称 举办国 参赛队数 冠军球队
1 2014年西班牙篮球世界杯 西班牙 24 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
2 2019年中国篮球世界杯 中国 32 西班牙国家男子篮球队[4]

中国与世锦赛

篮球世界杯篮球世界杯作为篮球世界杯的前身,首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于1950年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冠军是阿根廷队。从1986年开始,男篮世锦赛确定4年一届,举办到2018年已有16届。美国、巴西、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是男篮世锦赛的冠军大户。

中国首次参加男篮世锦赛是在1978年,当时由钱澄海挂帅的中国男篮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锦赛上获得第11名,大前锋张卫平以场均得分25.1分的优异表现获得那届世锦赛的得分王,并入选最佳阵容。

1982年,中国男篮在哥伦比亚世锦赛中获得第12名。

1986年西班牙世锦赛,中国男篮获得第9名。

1990年阿根廷世锦赛,中国队成绩有所下滑,只获得第15名。

1994年,拥有巩晓彬、胡卫东、郑武等“黄金一代”的中国男篮在蒋兴权的率领下,在多伦多世锦赛上闯进八强,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的最佳成绩。

1998年,中国男篮由于在亚锦赛上意外折戟无缘希腊世锦赛。

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虽然中国男篮那次比赛成绩不佳,但姚明入选了最佳阵容,从此崭露头角。

2006年日本世锦赛,由尤纳斯率领的中国队依靠王仕鹏的神奇压哨三分险胜斯洛文尼亚挺进16强。

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小组赛只赢了一场球的中国队靠非洲兄弟科特迪瓦的“仗义”再次幸运闯入16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曾提出申办2014年的男篮世锦赛(即如今的“篮球世界杯”),但最终输给了西班牙。[2]

2019年篮球世界杯

2015年8月7日晚,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篮联最高议事机构中央局会议上,投票决定了2019年男篮世界杯举办地,国际篮联主席穆拉特瑞宣布本届赛事将在中国举办。

2019男篮世界杯的比赛将分别在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深圳、佛山、东莞等八座城市进行。

2023年篮球世界杯

2017年12月9日,国际篮联宣布,菲律宾、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联合获得了2023年世界杯的主办权,这也是FIBA历史上首次由多个国家举办世界杯。

菲律宾、日本、印尼和阿根廷、乌拉圭是最后两组入围的竞争对手,但国际篮联中央委员会投票最终的结果是菲律宾、日本和印尼获得了2023年男篮世界杯的主办权,这是自中国2019年后,世界杯连续第二届在亚洲举办。[5]

历届赛事

届数 赛事名称 举办国 参赛队数 冠军球队
1 2014年西班牙篮球世界杯 西班牙 24 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
2 2019年中国篮球世界杯 中国 32 西班牙国家男子篮球队[4]

数据统计

冠军奖杯

2017年5月8日,昨晚进行的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预选赛抽签仪式上,还发布了一座崭新的篮球世界杯冠军奖杯。

男篮世界别奖杯男篮世界别奖杯这座可以象征着篮球世界最高荣誉的奖杯史上第一次由纯金打造,奖杯高60厘米,比原来的奖杯高13厘米,奖杯的底座上还刻有“国际篮联”字样。

历届冠军

历届MVP

主办国(决赛地点) 冠军战 季军战 参赛队数
冠军 比分 亚军 季军 比分 第四名
1950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

64–50

美国

智利

51–40

巴西

10
1954  巴西

(里约热内卢)

美国

62–41

巴西

菲律宾

66–60

法国

12
1959  智利

(圣地亚哥-德智利)

巴西

81–67

美国

智利

86–85

延长赛

中华民国

13
1963  巴西

(里约热内卢)

巴西

90–71

南斯拉夫

苏联

69–67

美国

13
1967  乌拉圭

(蒙特维多)

苏联

71–59

南斯拉夫

巴西

80–71

美国

13
1970  南斯拉夫

(卢比安纳)

南斯拉夫

80–55

巴西

苏联

62–58

意大利

13
1974  波多黎各

(圣胡安)

苏联

82–79

南斯拉夫

美国

83–70

古巴

14
1978  菲律宾

(马尼拉)

南斯拉夫

82–81

延长赛

苏联

巴西

86–85

意大利

14
1982  哥伦比亚

(卡利)

苏联

95–94

美国

南斯拉夫

119–117

西班牙

13
1986  西班牙

(马德里)

美国

87–85

苏联

南斯拉夫

117–91

巴西

24
1990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南斯拉夫

92–75

苏联

美国

107–105

延长赛

波多黎各

16
1994  加拿大

(多伦多)

美国

137–91

俄罗斯

克罗地亚

78–60

希腊

16
1998  希腊

(雅典)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64–62

俄罗斯

美国

84–61

希腊

16
2002  美国

(印第安纳波利斯)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84–77

延长赛

阿根廷

德国

117–94

新西兰

16
2006  日本

(埼玉市)

西班牙

70–47

希腊

美国

96–81

阿根廷

24
2010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美国

81–64

土耳其

立陶宛

99–88

塞尔维亚

24
2014  西班牙

(马德里)

美国

129–92

塞尔维亚

法国

95–93

立陶宛

24
2019  中国

(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深圳、佛山、东莞)

西班牙 95–75 阿根廷 法国 67-59 澳大利亚 32
2023  印尼、日本、菲律宾 32

赛事记录

主办国(决赛地点) 冠军战 季军战 参赛队数
冠军 比分 亚军 季军 比分 第四名
1950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

64–50

美国

智利

51–40

巴西

10
1954  巴西

(里约热内卢)

美国

62–41

巴西

菲律宾

66–60

法国

12
1959  智利

(圣地亚哥-德智利)

巴西

81–67

美国

智利

86–85

延长赛

中华民国

13
1963  巴西

(里约热内卢)

巴西

90–71

南斯拉夫

苏联

69–67

美国

13
1967  乌拉圭

(蒙特维多)

苏联

71–59

南斯拉夫

巴西

80–71

美国

13
1970  南斯拉夫

(卢比安纳)

南斯拉夫

80–55

巴西

苏联

62–58

意大利

13
1974  波多黎各

(圣胡安)

苏联

82–79

南斯拉夫

美国

83–70

古巴

14
1978  菲律宾

(马尼拉)

南斯拉夫

82–81

延长赛

苏联

巴西

86–85

意大利

14
1982  哥伦比亚

(卡利)

苏联

95–94

美国

南斯拉夫

119–117

西班牙

13
1986  西班牙

(马德里)

美国

87–85

苏联

南斯拉夫

117–91

巴西

24
1990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南斯拉夫

92–75

苏联

美国

107–105

延长赛

波多黎各

16
1994  加拿大

(多伦多)

美国

137–91

俄罗斯

克罗地亚

78–60

希腊

16
1998  希腊

(雅典)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64–62

俄罗斯

美国

84–61

希腊

16
2002  美国

(印第安纳波利斯)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84–77

延长赛

阿根廷

德国

117–94

新西兰

16
2006  日本

(埼玉市)

西班牙

70–47

希腊

美国

96–81

阿根廷

24
2010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美国

81–64

土耳其

立陶宛

99–88

塞尔维亚

24
2014  西班牙

(马德里)

美国

129–92

塞尔维亚

法国

95–93

立陶宛

24
2019  中国

(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深圳、佛山、东莞)

西班牙 95–75 阿根廷 法国 67-59 澳大利亚 32
2023  印尼、日本、菲律宾 32

词条图册

受赏者
1950年  奥斯卡弗隆
1954年  柯比明特
1959年  乌拉米尔-马奎斯
1963年  爱莫瑞·帕索斯
1967年  伊沃·丹纽乌
1970年  谢尔盖·贝洛夫
1974年  德拉甘·基察诺维奇
1978年  德拉任·达利帕吉奇
1982年  罗兰多弗雷泽
1986年  德拉任·彼得罗维奇
1990年  托尼·库科奇
1994年  沙奎尔·奥尼尔
1998年  德扬·博迪罗加
2002年  德克·诺维茨基
2006年  保罗·盖索
2010年  凯文·杜兰特
2014年  凯里·厄文
2019年 里奇·卢比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