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是双人比赛,比赛中,一方用剑尖刺击对手,使剑尖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质。最后有效点击数多的一方为胜。按规则,循环赛在三分钟内五次击中,淘汰赛在九分钟内十五次击中。最先击中对方达有效次数,或时间到后击中对方次数多者为胜。团体赛,最先击中对方达45次的团队为胜。
击剑运动有三种武器:重剑、花剑、佩剑。三种武器的有效击中点及比赛规则亦有不同,故每种武器都有其竞技特点。相比而言,花剑更具运动性,佩剑速度最快,重剑则更需要技巧和准确性。
预备:比赛在一点五到一点八米宽,十四米长的剑道上来进行。当裁判宣布准备比赛时,双方队员在离中心线两米处紧急就位。队员们应该侧身站着,手中剑必须指着对手,未握剑的手靠在背后。运动员每得一分都得回到这个姿势重新比赛。击剑规则
得分:使用重剑、花剑、佩剑击中,就是用剑尖刺击对手,使剑尖清楚地、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质。到达对手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击中,都是有形的、实体的、实质性的击中。为了使之成为有效的击中并得分,落点必须在有关剑种规定的有效部位内。
重剑是完全刺击武器。只有剑尖击中有效,剑身横击无效。击中有效部位包括全身即:躯干,腿脚,手及臂以及头盔。与花剑及佩剑不同,重剑每次击中都有效。若双方在四分之一秒内相互击中,双方各得一次击中数。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是手。所以,重剑比赛需高度准确性,攻击对方的好机会常常是当对方开始攻击的时候。两位选手的剑尖分别装有红光和绿光探测器。击中发生时,剑尖会产生一束强光。花剑是完全的刺击武器。只有剑尖刺中才有效,剑杆横击无效。有效击中部位是上身。击中有效部位由金属衣裹覆,这样,电子仪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无效击中。花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先攻击而击中者得分。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抵挡动作后再进攻击中才有效。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在此情况下,击中优先权很难区分,如有时剑触及手臂,在花剑中是无效部位。
佩剑是既劈又刺的武器。在实战中,以劈中得分为多。击中有效部位是上身,头盔及手臂。击中有效部位由金属衣裹覆,这样,电子仪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无效击中。佩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佩剑速度最快也往往用得时间最短。如果电子仪器显示一位队员得分,裁判会当即中止比赛,双方队员预备后继续进行比赛。
平局:在九分钟内,如果双方平分,那么将加赛一分钟,使用突然死亡法。为了防止双方过分防守,加赛前抽签决定如果加时赛中双方都未得分,那谁会是胜者。
团体比赛,每一位选手与对方的三位选手轮流比赛。先获得5分的选手为胜,然后选手交叉进行比赛,最先获得45分的团队为胜。
(一)世界青少年锦标赛
从32表开始,比赛可以安排在4条剑道上同时进行,即每个四分之一区使用一条剑道;或者安排在8条剑道上同时进行,即每个四分之一区使用两条剑道。
(二)洲际锦标赛报名截止时间
洲际锦标赛(包括成年和青年)报名截止时间为第一比赛日前7天(洛桑时间半夜)。
(三)世界杯、大奖赛换人截止时间
世界杯、大奖赛(包括成年和青年)换人截止时间为比赛周的周三(洛桑时间半夜)。
(四)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个人赛参赛名额
世界少年锦标赛每个会员协会每个剑种可报3名运动员;世界青年锦标赛每个会员协会每个剑种可报4名运动员。[1]
缩短佩剑预备距离,运动员预备时,后脚站在开始线上。此规则将从奥运会后新赛季开始试行,直到2016年12月31日,之后国际剑联执委会将决定是否继续执行。
花剑比赛中,运动员非持剑手的肩部不得超越持剑手的肩部,否则将根据规则进行处罚,并导致击中被取消。此规则将从2016至2017赛季开始执行。
重剑是从古代的决斗中遗传下来的,所以在三种剑中,它最重。重剑只能用剑尖刺对方的有效部位,正式比赛应用电动器械。电动剑尖要大于750克压力,才能使裁判器显示信号。重剑击中时,裁判器只显示红色或绿色的彩灯。重剑击中的部位最大,包括全身即:躯干,腿脚,手及臂以及头盔。在0.04秒内击中对手两次就可得分。
比赛计时必须由裁判员全程操作。在需要情况下,裁判员必须能够手工调整时钟,并能够精确到百分秒。此项规则从2015至2016赛季的世锦赛、奥运会开始执行,从2016至2017赛季开始世界杯、大奖赛、洲际锦标赛也开始执行。
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为5分钟。此项规则将在2016年世青赛上进行测试。
头盔
头盔后部必须配备两套安全装置。此规则已开始执行。
金属衣与头盔的连接
金属衣与头盔之间必须使用白色或者鲜明包裹的导线连接,导线上带有一个或两个鳄鱼夹。导线与头盔的连接使用鳄鱼夹或者焊接方式,与金属衣的连接使用鳄鱼夹。导线长度必须在30至40厘米之间。禁止使用螺旋式头线。此规则将从2016至2017赛季开始执行。
裁判器计时装置
比赛最后10秒钟,裁判器上计时装置在运行时必须能够显示十分秒,在停止时必须能够显示百分秒。计时装置应通过遥控器操作。此项规则从2015至2016赛季的世锦赛、奥运会开始执行,从2016至2017赛季开始世界杯、大奖赛、洲际锦标赛也开始执行。
佩剑裁判器
当其中一名运动员的击中被裁判器记录,另一名运动员的击中必须在此后的170毫秒内(误差10毫秒)发生,方可被裁判器记录。此规则将从2016至2017赛季开始执行。
(一)运动员装备上可带有以下产地、制造商或销售商标识
1.头盔:后部安全固定板上可以有一个标识,大小不超过12.5平方厘米;
2.保护服上衣:非持剑手一侧的底部臀部处可以有一个标识,大小不超过30平方厘米;
3.保护服裤子:裤子底部仅其中一侧可以有一个标识,大小不超过30平方厘米;
4.保护袜:每只袜子上可以有一个标识,大小不超过10平方厘米;
5.运动鞋:每只鞋子上可以有一个品牌标识,大小不超过10平方厘米或为常规品牌标识(如:带状标识);
6.手套:可以有一个标识,大小不超过10平方厘米;如果此标识是通过标签粘贴或缝制在手套上,则其位置须位于袖口上;
7.武器:大小不超过2.5平方厘米;
8.金属衣:非持剑手一侧的底部臀部处可以有一个标识,大小不超过30平方厘米。
(二)击剑比赛服与装备上的赞助商标志
1.如果运动员和/或其所属会员协会与某商业机构或公司签订了赞助协议,则该赞助商的标识可粘贴在非持剑手一侧的衣袖顶部,或裤子一侧(左侧或右侧),或袜子上,大小不超过125平方厘米。佩剑衣袖上不可以粘贴任何标识。赞助商标识可出现在头盔的两侧,每侧标识的大小不超过100平方厘米。
2.赞助商标识的总数量不超过5个,所有标识的总面积不超过500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