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云杉

川西云杉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种中文名:川西云杉

  种拉丁名:Picea likiangensis (Franch) Pritz var· balfouriana (Rehd·et Wils) Hillier ex Slavin

  科中文名:松科

  科拉丁名:Pinaceae

  属中文名:云杉属

  属拉丁名:Picea

  命名来源:中国树木分类

  中国植物志:7:153

  英文植物志:4:30

      康定东北大炮山上分布于海拔3000-3700米地带的川西云杉,叶较长,方条形或近方条形,球果常较大,多呈紫红色或红紫色,林木生长较快;再向上分布在海拔3800-4000米近山顶一带,其叶扁短,球果短小,呈紫黑色或黑色,林木生,长较慢。在大金以北山谷及马尔康、刷金寺一带海拔3700米以上地带,川西云杉的叶形及球果形态颜色的变异性及林木生长快慢与大炮山上的林木的变异性相似。

形态特征

网友所拍摄的川西云杉林网友所拍摄的川西云杉林  川西云杉是一种分布宽广的优良用材树种,在其分布区内西自东经92度的西藏索县,东至东经102度的四川省康定县,南至北纬30度的四川乡城一带,北至北纬33度的青海玉树,其垂直分布自海拔3000米起上至4100米森林垂直分布界限地带,在此之间气候变化差异显著,因而影响了树木的形态变异,生长快慢也随海拔高度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在康定东北大炮山上分布于海拔3000-3700米地带的川西云杉,叶较长,方条形或近方条形,球果常较大,多呈紫红色或红紫色,林木生长较快;再向上分布在海拔3800-4000米近山顶一带,其叶扁短,球果短小,呈紫黑色或黑色,林木生,长较慢。在大金以北山谷及马尔康、刷金寺一带海拔3700米以上地带,川西云杉的叶形及球果形态颜色的变异性及林木生长快慢与大炮山上的林木的变异性相似。今后在川西云杉分布区内选用它进行森林更新荒山造林时,首先应进一步了解其分布规律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从而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拨种子,制定有效的更新造林的技术措施,用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森林速生丰产的目的。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部

川西云杉图册川西云杉图册(3) 川西云杉图册川西云杉图册(3)

生长习性

川西云杉图册川西云杉图册(3) 川西云杉图册川西云杉图册(3)

人工造林

  在海拔3000-4100米、气候较冷、棕色森林土地带,多组成大片单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组成混交林。

其他

       中国的科研人员坚守在条件艰苦的米亚罗观测站,破解着一道道人工云杉林后”之谜。

       他们将研究方向锁定在人工林更新机制上。研究重点选在米亚罗地区,这里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高山峡谷区,海拔约3000米,属季风性山地气候。位于该区域内的夹壁林场有一片面积约10万公顷的云杉,是该区域最为成熟的人工林。

       为搞清人工云杉林“无后”的问题,首先必须清楚云杉繁衍的整个过程。云杉是一种高等裸子植物,繁衍过程包括开花、授粉、结果、发芽、成长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这个物种的繁衍。

       “就像人一样,要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不能生育,就必须了解男女双方的精子或卵子的数量和质量,结合的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刘庆打了个比方。

       为近距离观察云杉林,刘庆和他的科研团队在米亚罗海拔3000米的地方建起一座简易科学观测站,在树林里建起20米×100米的样地,在样地中布置若干小样方。他们长年坚守在那里,秋天观察云杉结果情况,春天观察发芽情况。结果发现,原始林和人工林中的种子数量和质量并无区别。也就是说,人工云杉林“无后”的原因不在于种子环节。

       接下来研究环境问题,包括土壤、水分、人类及其它生物活动等。比如土壤的温度不够或不适合,鸟儿或松鼠将种子叼走当成食物,人类活动干扰,等等。

       怎样才能从众多因素中找到影响种子生长发育的原因?“比较和排除永远是制胜法宝”,刘庆说。

       为了解人工林种子的萌发环境,他们分别在人工林和原始林中调查,比较了土壤及覆盖在土壤上的凋落物,发现在人工林土壤上的凋落物较原始林更厚些。同时,凋落物的品种比较单一,几乎全是云杉的针叶,仿佛是给土壤盖上一床厚厚的被子,而种子从树冠上掉下来后,很难穿过这层被子与土壤接触。这导致大部分种子不能接触到土壤。

       这是人工林和原始林最大的区别。观察中,他们发现人工云杉林中有少数种子能成功发芽,但最终没能成功长大。这是由于凋落物的隔离,使种子的根很难接触到水分和养分,针叶分解后产生的物质也不利于新苗的生长。

天上的不利因素在于缺乏光合作用。同一片树林中的人工云杉林基本是同一时段种植,导致树林中大部分云杉“个头”差不多,树冠基本一样,像房顶一样盖住树林,挡住阳光,“个头”矮小的“孩子辈”们很难受到阳光的照射,最终只能“面黄肌瘦”,因营养不良而“夭折”。

      人类活动频繁也加剧了人工云杉林“早夭”的速度。因为人工林树下少有灌木和杂草,人类和牲畜的进入影响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整个考察和研究过程长达10多年。1999年,该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资助。2005年,该项目成功申请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10多年来,刘庆和他的科研团队的七八名成员,一直坚守在米亚罗观测站。那里距最近的小镇要走4个小时。他们自带干粮,到山上寻找水源,用蜡烛和手电照明。寂静的森林中,蚊虫和蚂蚁、恐惧和寂寞像苍蝇一样挥之不去,但他们坚持下来了。

       一个大胆“药方”:通过适度间伐造“林窗”之前是种一片树,今后则要建设一个系统,从单一到多样,尽可能打造一个接近自然形态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学里,将一棵树或几棵树死后形成的空间,称为“林窗”。在天然林中,由于年龄结构不一,一些树木会死掉,形成“林窗”,给新的幼苗更新提供空间,这就是森林的循环更新模式。

找到“致病”原因后,刘庆他们开始为人工云杉林“不孕不育”开“药方”:对于已成熟的人工林,首先是从天上入手,采用间伐办法,即通过砍掉其中的一部分树木,或修剪掉一部分枝叶,形成一个“林窗”,让阳光能够穿过先前整齐的“林冠”,照耀到林下的“林二代”,让树苗成长起来。 

云杉主要树种

       全世界云杉属约40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约有20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台湾等地。根据叶形及气孔线情况可分为 3组,即云杉组、丽江云杉组和鱼鳞云杉组。云杉组叶横切面四方形、菱形,四面有气孔线,气孔线条数相等,或近相等,包括白皮云杉、鳞皮云杉、粗枝云杉、红皮云杉、白杄、青海云杉、雪岭云杉、新疆云杉、青杄、大果青杄、台湾云杉、长叶云杉等。丽江云杉组叶横切面近方形、菱形或扁平,叶上面每边的气孔线较下面多 1倍,叶下面无气孔线,包括丽江云杉、紫果云杉等。鱼鳞云杉组叶横切面扁平,下面无气孔线,上面有两条白粉气孔带,包括鱼鳞云杉、麦吊云杉、西藏云杉等。

 

词条图册

       白皮云杉(P. aurantiaca)树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 中国特有树种,产于 四川康定附近。垂直分布海拔为2600~3700米,以海拔3200~3400米为常见,多为散生,或与川西云杉、鳞皮云杉混交,数量不多。

       鳞皮云杉(P.retroflexa)树高45米,胸径达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康定、雅江、新龙、丹巴、大金、小金、理县、茂汶、青海斑马等地。垂直分布海拔为2100~4100米。常与紫果云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混生,或形成小片纯林。

       粗枝云杉 (P. asperata)树高达45米,胸径达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陕西西南部、甘肃东部及白龙江流域和洮河流域、四川岷江流域上游和大小金川流域,海拔2400~3800米地带。常与紫果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混生,或成纯林。

       红皮云杉 (P.kor-aiensis)树高30米以上,胸径60~80厘米)。分布于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吉林山区,长白山区,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内蒙古多伦及锡盟种畜场海拔 400~1800米地带。在东北常与红松、鱼鳞云杉、臭冷杉、、白桦、紫椴、色木、水曲柳等混生成林,间有成片纯林。朝鲜北部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白杄(P.meyeri)树高达30米,胸径60厘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五台山区、管涔山区、关帝山)、河北(小五台山区、雾灵山区)、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垂直分布海拔为1600~2700米。常组成以白杄为主的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伴生树种有青杄、华北落叶松、臭冷杉、黑桦、红桦、白桦及山杨等。

       青海云杉(P.cras-sifolia)树高达23米,胸径30~60厘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祁连山区、青海(都兰以东西倾山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及靖远、榆中、夏河、卓尼、舟曲)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内蒙古大青山海拔1600~3800米地带 常在山谷和阴坡组成纯林。

       青杄(P.wilsonii )树高达50米,胸径1.3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内蒙古(多伦、大青山)、河北(小五台山、雾灵山)、 山西(五台山、管涔山、关帝山、霍山)、 陕西南部、湖北西部、甘肃中部及南部洮河与白龙江流域,青海东部、四川东北部及北部岷江流域上游等海拔1400~3000米地带,为国产云杉属中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常成纯林或与其他阔叶树混生。

       大果青杄(P.neoveitchii)树高8~15米,胸径50厘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天水及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2000米地带。散生于林中或生于岩缝,现此林木数量稀少,应加强保护和繁殖。

       新疆云杉(P.obovata)树高达35米,胸径60厘米。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及东南部海拔1200~1800米,常在河谷两岸形成带状纯林,或在阴坡下部与新疆落叶松混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雪岭云杉(P.schrenkiana)树高35~40米,胸径70~100厘米。在新疆天山及昆仑山西部均有分布,常形成纯林。台湾云杉(P.morrisonicola)树高达6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台湾省中央山脉海拔2500~3000米地带。常组成或单纯林。

       长叶云杉 (P.smithiana)树高达60米,胸径达1米以上。分布于西藏南部吉隆等地海拔2400~3200米地带。自尼泊尔向西至阿富海拔2300~3600米地带也有分布。常组成混交林或纯林。

       丽江云杉(P.likianensis)树高达65米,胸径达2.6米。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垂直分布海拔为2500~4000米。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组成混交林。川西云杉(P.likianensis var.balfouriana)树高达40米,胸径达1米。产于四川西部和西北部、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垂直分布海拔3000~4000米。多组成大面积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组成混交林。

       康定云杉(P.likiangensis var.montigena),中国特有树种,但数量稀少,产于四川西部康定折多山海拔3300米以上地带。

       黄果云杉(P.likianensis var.hir-tella)产于四川西部巴郎山、康定大炮山及九龙、西藏东部类乌齐等地,海拔3000~4000米地带。混生于川西云杉林中。

       林芝云杉(P.likia-nensis var. linzhiensis) 树高达50米,胸径70~100厘米。产于西藏东南部、 云南西北部、 四川西部海拔2900~3700米。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混生。

       紫果云杉(P.purpurea),树高达50米,胸径达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四川的阿坝藏族自治州地区,经夹金山而延伸至贡嘎山西坡,甘肃榆中及洮河流域、青海西倾山北坡,垂直分布海拔2600~4000米。能组成纯林或与岷江冷杉、云杉红杉等针叶树混生成林。

       鱼鳞云杉( P.-jezoensis var.microsperma)树高达50米,胸径可达1.5米。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至小兴安岭南端及松花江流域中下游。海拔为300~800米。常与红皮云杉、臭冷杉、红松、蒙古栎、白桦、核桃楸等混生成林,或间有小片纯林。苏联远东地区、日本北海道也有分布。

       长白鱼鳞云杉(P.jezoensis var.komarovii)树高20~40米,胸径达 1米,产于吉林东部及南部山区海拔 600~1800米地带。常组成针叶林或针叶树、阔叶树混交林,常见的伴生树种有臭冷杉、杉松、红皮云杉、红松、岳桦、白桦、水曲柳、蒙古栎、色木槭等。朝鲜、苏联也有分布。

       麦吊云杉(P.brachytyla)树高30米,胸径达 1米。中国特有树种,产于湖北西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北部、北部及岷江流域上游、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生于海拔1300~3200米,常与青杄、云杉、铁杉、冷杉混交或散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中。

       油麦吊云杉( P.brachytyla- var.complanata)树高达4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中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松潘以东、汶川、宝兴、洪雅、峨眉、峨边、马边、雷波、金阳以西)、西藏东南部,海拔2000~3800米地带。在四川西部常生于、铁杉、云南铁杉为主的针叶树混交林中,或在局部地带形成小片纯林。在云南则与云南铁杉、丽江云杉等树种混生或成小面积纯林

       西藏云杉 (P.spinulosa)树高达60米,胸径可达 1米以上。产于西藏南部(亚东、吉隆等地),海拔2900~3600米。不丹、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常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阔叶树混生。

       此外,在中国引种栽培欧洲云杉(P.-abies)和日本云杉 (P.polita),前者在江西庐山及山东青岛生长良好。后者在山东青岛、浙江杭州、四川理县米亚罗等地生长一般。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