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H14

C6H14

目录导航

编号系统

MDL号:MFCD00009520

RTECS号:MN9275000

BRN号:1730733[1]

物化数据

1.性状:高度挥发性无色液体,有汽油味。[2]

2.熔点(℃):-95

3.沸点(℃):69

4.相对密度(水=1):0.66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7

6.饱和蒸气压(kPa):17(20℃)

7.燃烧热(kJ/mol):-4159.1[2]

8.临界温度(℃):234.1[3]

9.临界压力(MPa):3.03[3]

10.辛醇/水分配系数:3.9

11.闪点(℃):-22

12.引燃温度(℃):225

13.爆炸上限(%):7.5

14.爆炸下限(%):1.1

15.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2]

16.燃烧总发热量(kJ/mol):4165.9[3]

17.燃烧最低发热量(kJ/mol):3857.6[3]

18.黏度(25℃,液体)/mPa·s:0.307[3]

19.蒸发热(0ºC)(kJ/mol):33.12[3]

20.溶化热(kJ/mol):13.04[3]

21.苯胺点(ºC):63.6[3]

22.热导率(25 ºC,液体)/[W/(m·K)]:116.81×10[3]

23.生成热(25 ºC,液体) /(kJ·mol):-198.96[3]

24.比热容(0 ºC,定压,液体)/[kJ/(kg·K)]:2.278[3]

化学反应

1.正己烷氧化反应: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1]

正己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

2.与正己烷的辛烷值相比,碳数相同的异构烷烃的辛烷值高出几十个单位,且异构化油还具有低含硫、无烯烃、芳烃及苯等优点,因此将正构烷烃转化为异构烷烃是提高汽油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常用的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剂有贵金属负载的氯化铝型、分子筛型、固体超强酸型催化剂。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25g/kg(大鼠经口)[4]

LC50:48000ppm(大鼠吸入,4h)[4]

2.刺激性[1]家兔经眼:10mg,轻度刺激。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大鼠吸入2.76g/m3/天,持续143天,夜间活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轻度异常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化,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1]

LC50:4mg/L(24h)(金鱼);>50mg/L(24h)(水蚤)

IC50:10mg/L(72h)(藻类)

2.生物降解性[1]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4周后降解100%。

3.生物富集性[1]BCF:200(理论)

分子结构数据

1.折射率:1.37[3]

2.摩尔体积(cm³/mol):127.5

3.等张比容(90.2K):270.8

4.表面张力(dyne/cm):17.89

5.极化率(10⁻²⁴cm³):11.83

6.介电常数(F/m):1.87[3]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9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重原子数量:6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稳定性[2]: 稳定

2.禁配物[2]: 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卤素

3.聚合危害[2]: 聚合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2]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正己烷存在于直馏汽油、铂重整抽余油或湿性天然气中,含量1%~15%。目前,工业生产主要是从铂重整装置的抽余油(含己烷11%~13%)中分离,用精馏法除去轻重组分后,得到含正己烷60%~80%的馏分。采用双塔连续精馏,再经加氢,除去苯等不饱和烃,得到合格产品。还可以采用吸附分离法制备正己烷 。

2.正己烷的精制:以工业品正己烷为原料,先用浓硫酸洗涤至酸层无色,然后用高锰酸钾的硫酸溶液洗涤至烯烃含量合格。再依次用高锰酸钾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涤,然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后蒸馏,收集中间馏分,即为纯品。

3.由石油馏分中分馏而得。

用途

1.主要作溶剂,如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 。[3]此外,它还是高辛烷值燃料。

2.主要用于大气监测以及配制标准气、校正气。

3.用作溶剂、色谱分析参比物质 。用于折射率的测定,甲醇中水分的测定,还用于有机合成。

4.主要作溶剂。在化妆品中用作溶剂,主要用作指甲油等化妆品用纤维素的溶剂。

5.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 。[2]

环境影响

1.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2]

健康危害[1]: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1]: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1]: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1]: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1]: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12.5g/m[1]:大鼠吸入2.76g/m[1]: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处理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5]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5]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5]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5]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5]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5]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5]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5]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5]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5]

安全信息

符号 GHS02:易燃物; GHS07:感叹号; GHS08:健康危害; GHS09:环境危害
信号词 危险
危害声明 H225-H304-H315-H336-H361f-H373-H411
警示性声明 P201-P210-P273-P301 + P310-P308 + P313-P331
个人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1]
危害码 (欧洲) F:Flammable
风险声明 (欧洲) R11;R38;R48/20;R51/53;R62;R65;R67
安全声明 (欧洲) S16-S29-S33-S36/37-S61-S62-S9
WGK德国 3
RTECS号 MN9275000
包装等级 II
危险类别 3
海关编码 2901100000[3]

词条图册

符号 GHS02:易燃物; GHS07:感叹号; GHS08:健康危害; GHS09:环境危害
信号词 危险
危害声明 H225-H304-H315-H336-H361f-H373-H411
警示性声明 P201-P210-P273-P301 + P310-P308 + P313-P331
个人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携气式呼吸器。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1]
危害码 (欧洲) F:Flammable
风险声明 (欧洲) R11;R38;R48/20;R51/53;R62;R65;R67
安全声明 (欧洲) S16-S29-S33-S36/37-S61-S62-S9
WGK德国 3
RTECS号 MN9275000
包装等级 II
危险类别 3
海关编码 2901100000[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