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恐惧。
【拼音】kǒng jù。
恐惧
【英文】fear。
【词性】形容词。
【释义】惊慌害怕,惶惶不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
其本质表现是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正常情况下是收缩伸展成对交替运行);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
其根本目标是生理现象消失,即死亡。
其产生原因是正常生理活动遇到严重阻碍。(生理阻碍会产生多种情绪并按照顺序发生。恐惧是序号中的一个。)
【出处】:《易·震》:“洊雷,震,君子以恐惧脩省。”《史记·秦始皇本纪》:“诸侯恐惧,会盟而弱 秦 。” 《灵枢·淫邪发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唐 杜甫《留花门》诗:“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示例】:明 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一·参政梦》:“傍有大水漫漫,心甚恐惧。”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只见田开疆撩衣破步而出曰:‘吾曾奉命伐徐,斩其名将,俘甲首五百余人,徐君恐惧,致赂乞盟。郯、莒畏威,一时皆集,奉吾君为盟主,此功可以食桃乎?’”老舍《骆驼祥子》二:“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
一、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通常译为“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或“幽室恐惧症”等,患者主要表现为不敢进入商店、公共汽车、剧院、教室等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或者是黑暗空旷的场所,担心忍受不了那种场合下将要产生的极度焦虑,因而回避。甚至根本不敢出门,对配偶和亲属的依赖突出。这种表现形式在西方最常见,尤其是女性患者尤多,多在20~30岁起病,恐惧发作时还可伴有抑郁、强迫及人格解体等症状。
二、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社交场合下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因此,他们不敢在人们的注视下操作、书写或进食;他们害怕聚会,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更害怕组织以自己为中心的活动;他们不敢当众演讲,不敢与重要的人物进行交谈。有的患者害怕并回避与别人的视线相遇,称对视恐惧。他们并没有牵连观念,对周围的对象可以是陌生人,也可以是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属、配偶。较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等。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的发病率相对较近。患者若被迫进入社交场合,便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反应,惶然不知所措。
三、特定恐惧症
特定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一特定的物体、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常起始于童年时期,比如恐惧某一种小动物,这种现象在儿童中很普遍,只是这种恐惧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不祥物恐惧(如棺材、坟堆、血污等)在正常人中也不少见,不同的只是没有患者那种典型的回避行为及强烈的情绪和自主神经反应。特定恐惧症的症状恒定,多只取胜于某一特殊对象,如恐惧昆虫、老鼠或刀剪等物品。但在部分病人中,却可能在消除了对某一物体的恐惧之后,又出现了新的恐惧对象。
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的。恐惧反应的特点是对发生的威胁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如果威胁继续存在,个体的活动少,目光凝视含有危险的事物,随着危险的不断增加,可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惊慌状态,严重者出现激动不安、哭、笑、思维和行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恐惧时常见的生理反应有心跳猛烈、口渴、出汗和神经质发抖等,在恐惧反应中的肌张力、皮肤导电性和呼吸速度的增加主要与肾上腺素的功能相联系,而愤怒的表现特征则主要与去甲肾上腺素相联系。
恐怖焚计征是恐惧的一种病态形式。患者对某些事物(如狗、黑暗、灯光等)体验到一种极度的和非理性的害怕,所产生的恐惧与现实刺激的危险性不相协调。
恐惧(英文:Fear)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产生的处于惊慌与紧急的状态,伴随恐惧而来的是心率改变、血压升高、盗汗、颤抖等生理上的应急反应,有时甚至发生心脏骤停、休克等更强烈的生理反应。一个突然的、强烈的恐惧可能导致猝死。
阴阳学中的恐惧:龙有逆鳞触之则死,狼生暗刺窥之则杀。说的就是海中的白珊瑚、贝壳、玳瑁不宜放在家中要不然会出现家破人亡。凶恶的动物如:狼、熊、蛇、猴、象等。爪牙皮毛等不能放在家里不然会出现血光横祸。需要佩戴紫冰银结印符在上面雕刻结印阵:农历3到5月出生结印阵是“攰攱,翟氒”两阵。农历6到8月出生结印阵是“牂牃,翰道”两阵。农历9到11月出生结印阵是“爜爝,龏鸮”两阵。农历12到2月出生的结印阵是“赉渫,澞塬”两阵。之后在结印册上添加“羽心,云月舞鹤,夕城,藏之介,竹雀,千帆团扇”6个结印,这些结印可以减弱阴恶之气对自身的影响,缓解病症。但是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终身彻底消除,因为阴恶之气太重。
恐惧的原因:一般人对特定的环境或事物会产生恐惧心理,例如黑暗、高处(高楼、飞机)、水中央(船上)、火等产生自然的恐惧反应,面对陌生的少见的事物害怕被伤害(被咬)。这些恐惧源于人类在原始社会在野外生活的状态,是人类适应大自然的本能反应。
一般而言,恐惧是面对危险时为了生存而进行防御或逃跑的本能行为,通常是对突然的响动、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有毒动物、大型食肉动物等特定刺激的反应。许多动物都能表现出恐惧,在人类而言常常与个体性格有关,例如大部分人和黑猩猩看见毒蛇会感到恐惧而看见蟑螂不会感到恐惧,但少数人会对蟑螂表现出强烈的恐惧。
生命受到威胁引起的恐惧称为恐怖。黑暗中的墓穴、流血的尸体、手持凶器的歹徒等与死亡有关的事物能够导致恐怖。
1920年进行的“小艾伯特实验” (en:Little Albert experiment)证实了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让人类婴儿对其本来不惧怕的物体产生恐惧感,类似的研究也证实了可以让人对动物、高层建筑、花、云等事物产生恐惧感。在实验对象感到恐惧时,观察到大脑边缘的活动加强。这些研究为“恐惧来自对事物的认识方式”提供了依据。但是许多使人类感到恐怖的因素目前还没有因社会的进步、价值观的发展而改变,例如从古至今人类对瘟疫的恐怖:中世纪的鼠疫、近代的天花、近现代的流行性感冒。
有一种观点认为,突然的响声、可怕的场面等容易引起心率改变,心动过速会引起似乎被追赶的心悸感(例如中医有“心动过速者,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之说),心动过慢或早搏则会引起心悬空、心下沉等心悸感。一般的人在白天清醒时心动过速、过慢通常只引起两种不同的心悸感,很少会引起恐惧感;而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心功能不正常的人、心脏病患者或在睡眠中的人发生心动过速、过慢就会引起恐惧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恶梦。
人在感到恐惧后的正常反应是:肾上腺素大量释放,机体进入应急状态,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供血量增大,以供逃跑或抵抗;瞳孔扩大、眼睛大张,以接收更多光线;大脑释放多巴胺类物质,精神高度集中,以供迅速判断形势。
人类及类人猿等动物感到恐惧时常会发出尖叫声。对动物的观察表明,群居动物的某一个体看到天敌而发出尖叫后,其同类能根据尖叫的示警迅速逃跑。
1、强化训练直接动作。这是自己主动的、积极的去接触恐惧的东西达到消除恐惧的方法,例如,如果害怕在人前讲话,那么偏在人前讲话。
2、习惯可怕情景。对所惧怕的景物,要敢于去碰它、接触它,对那些景物习惯了,知道它“不过如此”,也就不怕了。如许多人开始时怕在会上发言,后来硬着头皮去讲?受到大家鼓励,以后会上发言就不会忐忑不安了,表情动作也自然了。
3、学习有关知识。人对有些景物产生恐惧心理,是与缺乏这方面知识,不明白"其理"有关,如打雷、闪电。当你知道这是自然界正常现象时,于是自然中恐惧情绪就会缓解。
4、回避可怕情景。碰上能引起恐惧的景物时,要尽量避开或排除,恐惧的情绪很快会缓和下来。
在心理学中,恐惧与焦虑及敌视被誉为心理学的重要元素,亦是神经症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恐惧与焦虑都是对危险的情感反映,并都伴随着生理上的感觉,但两者虽然接近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DSM-IV-TR定义了两类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殊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个人对可被他人观察到的公众场合感到的持久而非理性的恐惧。特殊恐惧症(specific phobia)是个人于对若干特殊类型的物体或情境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