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在法国巴黎发起电影俱乐部,先后从事过电焊工、记者等职业。1951年应征入伍,复员后师从安德烈·巴赞,作为杂志《艺术》的编辑和撰稿人,并开始在《电影手册》上发表电影评论。
弗朗索瓦·特吕弗(2)1953年,21岁的弗朗索瓦·特吕弗进入了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工作,这个职位主要是拍摄一些关于法国农业的科教纪录片[4]。
1955年,弗朗索瓦·特吕弗出演个人第一部动作片《牧羊犬的攻击》。1958年,执导个人首部喜剧短片《顽皮鬼》。
1959年,自编自导自演剧情片《四百击》,他则凭借该片获得第1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5][6]。
1960年,执导爱情惊悚片《枪击钢琴师》,该片通过一个钢琴师的人生遭遇,讲述了他在爱情和一桩谋杀中左奔右突的故事[7]。
1964年,执导由让·德赛利、弗朗索瓦·德纳芙联合主演的剧情片《柔肤》,该片讲述了一个出版商的幸福婚姻和家庭,后来因为男人的外遇而遭到毁灭的故事,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7]。
1966年,执导由朱莉·克里斯蒂等人主改编自雷·布莱德伯瑞同名小说的科幻片《华氏451度》,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获得第3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1968年,执导由让-皮埃尔·利奥德、德菲因·塞里格合作主演的爱情片《偷吻》,该片是特吕弗“安托万系列”的第三部,获得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8]。同年,执导改编自艾瑞许同名小说的剧情片《黑衣新娘》,该片由克劳德·里奇、查尔斯·丹纳合作主演[9]。
1969年,执导由凯瑟琳·德纳芙、让-保罗·贝尔蒙多合作主演的爱情片《骗婚记》。1970年,执导由让-皮埃尔·利奥德主演的喜剧片《床笫风云》。同年,自导自演根据18世纪法国的一宗真人真事改编的剧情片《野孩子》。
1972年,执导围绕两条线索展开的喜剧片《像我这样美丽的女子》[10]。1973年,执导剧情片《日以继夜》,该片获得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弗朗索瓦·特吕弗凭借此片获得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1975年,执导由伊莎贝尔·阿佳妮、布鲁斯·罗宾逊合作主演的剧情片《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他则凭借该片获得第1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导演提名[11]。1977年,执导爱情喜剧片《痴男怨女》,该片由查尔斯·登纳、布丽吉特·佛西合作主演,获得第2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1978年,自导自演根据亨利·詹姆斯作品改编的剧情片《绿屋》[12]。1979年,执导由让-皮埃尔·利奥德、玛丽-弗朗丝·皮西尔等人主演爱情喜剧片《爱情狂奔》,该片获得第2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13]。
1980年,执导爱情片《最后一班地铁》,该片由凯瑟琳·德纳芙、杰拉尔·德帕迪约、保利特·达波斯特联袂主演,展现了巴黎在二次世界大战沦陷期间的一个爱情故事,获得第5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弗朗索瓦·特吕弗凭借此片获得第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4]。同年,获得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卢奇诺·维斯康蒂奖。
1981年,执导由杰拉尔·德帕迪约、芬妮·阿尔丹执导的爱情片《隔墙花》[14]。1983年,执导改编自美国侦探小说的惊悚悬疑片《激烈的周日》,该片融合了惊悚罪案和幽默讽刺的形式,获得第3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提名[15]。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母亲是珍妮·德·蒙弗兰德,随继父姓;他一出生交由奶妈抚养,并住到外婆家。
1984年10月21日,弗朗索瓦·特吕弗在法国巴黎附近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