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缘菱纹叶蝉

凹缘菱纹叶蝉

目录导航

病虫名

凹缘菱纹叶蝉,别名绿头菱头叶蝉。

为害作物

桑树

为害分布

凹缘菱纹叶蝉的寄主植物除桑树外,尚有 大豆、 芝麻、 大麻、 绿豆、 茄子、 马铃薯、 葎草等植物。该虫在 江苏、浙江、山东、 安徽、湖南、湖北、 广东、广西、江西、 福建、陕西、四川、 重庆、河南、河北、 辽宁、 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发生和为害。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叶产量下降。另外,还可传播病毒病,造成更大的损失。

危害症状

凹缘菱纹叶蝉以成虫、若虫以口针刺吸桑树汁液,为害症状不明显,但在桑树枝条绿皮层和栓皮层之间,排列成行,卵痕长椭圆形,一端稍尖。另外,还可传播桑 萎缩病(黄化型、萎缩型),造成病害蔓延。

病虫形态

凹缘菱纹叶蝉属 同翅目, 叶蝉科 昆虫。 成虫:体长3.9~4.6mm,身体黄绿色,有浅黄褐色斑纹。头部前方突出,具黄色光泽,头顶有数对不甚明显的淡黄褐色小斑纹,中后部有一条褐色中纵线,颜面无明显斑纹或在额区有7~8条暗线分列两侧, 复眼暗绿色, 单眼黄色,前胸背有黄绿色光泽,散生青灰色小斑点,小盾板黄色,有二对淡褐斑及一中纵线,且在中央有细黑色横沟。前翅灰白色,半透明,脉浅褐色,散布浅褐色斑点及短纹,在后缘中部具一大的三角形或半圆形浅褐斑。两翅合拢时呈菱纹斑,斑纹周缘较浓。翅端部暗褐色,中有四个灰白色小圆点。虫体的腹面黄色或淡黄绿色, 足淡黄色,腹部背面中央黑褐色,少数个体腹面有淡黄褐色网状纹。 卵:长1.5mm,宽0.6mm,弯半月形,一端尖,另一端钝圆。 若虫:共5龄,体长3.9~4.3mm,头冠黄绿色,疏生褐色小斑点,具淡黄纵线一条。复眼暗绿色,单眼黄色,颜面亦有稀疏小褐斑,胸背面浓褐色,被黄点,翅芽黄褐色,伸达第二腹节,腹部淡黄色。

发生规律

凹缘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5)凹缘菱纹叶蝉在江苏、浙江、安徽年发生4代,以卵越冬。翌年4月下旬孵化,第2至第4代孵化时间分别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及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1代若虫喜密集在桑树上,至5月下旬羽化,遇桑树夏伐收获,常大量迁飞至 大豆、 绿豆等作物上,完成2、3代。该若虫喜欢在幼嫩植株上取食,当这些植物老化时,又迁往芝麻、葎草等第3、4寄主上。秋末越冬代成虫陆续迁回桑树上产卵,把卵产在桑树枝条绿皮层和栓皮层之间,排列成行。卵痕长椭圆形,一端稍尖。非越冬卵产在桑的新梢、叶柄、叶脉或芝麻秆、大豆萁上。主要 天敌有 缨小蜂、赤甲黑腹微蛛、小字纹狼蛛等。

防治方法

凹缘菱纹叶蝉食性单一,是 桑萎缩病重要传毒媒介,该病发生区要注意防治。(1)合理施肥,避免迟施、偏施 氮肥,冬季修剪时要重剪,剪去新杈梢的1/4~1/3,可杀灭卵50%以上。(2)重点防治第一代掌握在卵的盛孵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80% 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 杀螟松乳油600~900倍液、90%晶体 敌百虫1000倍液。(3)防治成、若虫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 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0% 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8% 毒死蜱乳油1300倍液。[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