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马尔比[Karl Marbe 1869.08.31-1953.01.02],德国心理学家,祖籍德国,出生于法国巴黎,逝于德国符茨堡。
他是家中独子,父亲从事进出口生意。在马尔比幼年时,父亲由于身体欠佳而放弃在法国的生意,回到德国弗莱堡修养,在小马尔比8岁时父亲去世了。马尔比在弗莱堡的公立学校接受初等教育后,1887年入弗莱堡大学学习德语、哲学和心理学,期间曾听过雨果·闵斯特伯格的演讲。1890年赴波恩学习,不久又转往柏林,在柏林曾听过艾宾浩斯的演讲,1891年再到法国巴黎学习,在这里曾和阿尔弗雷德·比奈共事。1891-1893年再赴德国继续波恩的学业,并完成题为《光学和声学的心理调查》的学位论文。毕业后求学于莱比锡大学,师从威廉·冯特,获哲学博士学位。1894年,在马蒂乌斯(Gotz Martius)位于波恩的私人实验室工作。
1896-1905年去符兹堡大学,加入屈尔佩建立的“无形象思维”学派(即符茨堡学派)。
1905-1909年任法兰克福社会和商业科学院教授;19019-1935年任符兹堡大学教授,并成为屈尔佩建立的符兹堡研究院的院长,其间于1926-1935年兼任纽论堡商业学校心理研究所主任,他在1935年退休。
马尔比因其1901年完成的关于判断的实验研究而知名。他发现,要求被试做判断,比如说出两个重量哪个更重些,如果重量差的不是太大,那么被试一般答的出。接着要求被试内省他们在做判断时意识里出现的东西。被试回答说无法真正描述判断是怎样产生的。马尔比得出结论说,既然被试在内省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可见判断不是一个意识过程,可能是比心智内容更复杂的某种东西。这样,马尔比就把判断同被试的态度或目的联系了起来,这种态度或目的更象是心灵的行动,而不是心灵内容的结果。在他看来,意识心向是心灵中一个新的“无意象”成分,它在人们理解判断心理学时也许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