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可能与冠心病危险性增高有关的生活方式。其特征是精力和驱动力始终强烈,即使在休闲活动中也像在工作时一样处于高水平竞争状态,当不能完成目标或超过最后期限而遭遇挫败时有明显的敌意。
A型行为类型是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M.Friedman和R.H.Roseman于20世纪五十年代首次提出的概念。他们发现许多冠心病人都有表现出共同而典型的行为特点,如雄心勃勃,争强好胜,醉心于工作;但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匆忙感和时间紧迫感等;他们把这类人的行为表现特点称为“A型行类型”(TABP)。
过份努力地工作,有雄心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总是处于时间压力下,从来不满足于工作的进度,总是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对过去的成就总不满意,不断地为自己确立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并为此不懈地努力,宁愿牺牲娱乐和家庭生活;没有耐心,对人常怀有敌意。对环境有不寻常的控制需要,特别易于受到不可控制的生活和工作情境的威胁。然而,人生中充满各种紧张性的事件,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控制生活环境。A型行为者特别难以接受这一点,总是试图实施对环境的控制。可见A型行为是一个人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些研究表明,当今的西方社会鼓励人们沉迷于紧张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为那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更快更有进取地思考、操作、行动和交往的人提供特殊的奖赏,使他们得到较好的工作、较多的收入,从而增加了A型行为者在人群中的比例。
许多调查性研究证实了A型行为同冠心病间的联系,其发病率较对照组(B型行为)高3倍。实验室研究发现,A型行为和个体对冠心病易感的生理反应类型有关,在受到威胁时,A型行为者的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过度激活的倾向,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这些生理活动虽然不能直接地引起冠心病,但却可间接地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