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

目录导航

剧情简介

走向共和走向共和(3)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末期 慈禧太后归政 光绪皇帝,至民初 袁世凯称帝失败约30年间的中国近代历史,包括 洋务运动、中日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张勋复辟等史事。

慈禧太后要修 颐和园风光地过她六十岁生日, 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 北洋水师的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中国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 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虽然为国力争,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中国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由于有勇有谋而取得朝廷重臣 荣禄的信任,开始在天津郊外 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签订《 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 康有为、 梁启超等举子联名“”公车上书“”朝廷,要求 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慈禧开始也积极给予支持,但后来发觉激进派图谋起兵,便将维新镇压了。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在 檀香山宣传 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二人,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学西方组建警察,正缺兵少将无人可用的慈禧于是很器重袁世凯。

屡败于洋人丢尽颜面的 慈禧太后听说立宪共和可以强国,也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袁世凯和权臣庆王爷通过交易结成联盟,借机推行"新官制",获得更大的权力,军机大臣 瞿鸿玑为遏制其权力,发动 丁未政潮。庆、袁反击成功,终使首辅被罢,从此独断朝纲。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担任摄政王,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 辛亥革命爆发。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逼隆裕皇太后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 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充分暴露了袁世凯的军阀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国会中占多数的国民党议员选举中要罢免袁世凯,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对历史有所贡献,但头脑发热的袁世凯被忽悠复辟当皇帝, 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惶惶而死。但随即军阀混战, 张勋借机复辟。剧情在孙中山慷慨激昂地为讨伐张勋,反思过去,激励世人的演讲中结束 [4][5]

分集剧情

分集查询
  • 第1集

    公元1890年,清光绪16年,海外传来 日本国制订“ 征讨清国策”意欲占领 朝鲜,进攻大清。 此时大清朝廷上下,京城内外,歌舞升平。糜费国库数千万两银子的万寿庆典工程—颐和园,因无银子即将停工。慈禧召来工程总监工,当今圣上之父醇亲王奕环严加训斥。在朝鲜平定内乱而又险遭奸人所陷的袁世凯,此时正躲在红粉知己,京城名妓沈玉英的家中,听说 北洋大臣, 直隶总督李鸿章奉召来京,遂星夜求见。与北洋齐名的大清 南洋大臣 湖广总督 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南北洋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中国第一铁厂—— 汉阳铁厂。这边北洋为战备要银子,那边颐和园工程尚有750万两的窟窿。而国库空虚,对此束手无策的光绪,带着他的教师军机大臣翁同龢、 户部尚书 阎敬铭来到宫中。面对坚持要停园工的阎敬铭,慈禧大为恼火,当场撤去阎的差使。这时,李鸿章被召到宫中。

  • 第2集

    在朝上,面对李鸿章将日本视大清国为头等敌人的陈述,慈禧不以为然。朝后,新掌户部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公报私仇,拒不给北洋水师一钱银子。无奈,李鸿章来到颐和园工地,欲取得 醇亲王的支持。孰料亲王正为缺银子修颐和园面临慈禧的怪罪而大伤脑筋,正等着李鸿章来,意欲从北洋水师的军费中将修园子的750万两的窟窿补上。在南方的张之洞,此时焦灼不安,汉阳铁厂因焦炭不足,两座立炉只能一座开工,又因铁水质量不行,生产出的铁卖不出去,面对日日要赔进大笔银两的铁厂,张之洞苦无良策,无奈只好派人进京向朝廷要银子。本以为进京能多少要点银子为北洋水师增添些许大炮,银子一两未得,反而要救亲王于水深火热之中,万般无奈之下,李鸿章帮亲王出点子,以北洋水师海防捐的名义,对外卖官,以补颐和园工程急需。岂料,此举招至全国众官反对, 清流领袖张之洞更是上书奏陈,历述捐官之弊,在一片骂声中,朝廷停了“海防捐”。

  • 第3集

    “海防捐”停了,修颐和园的窟窿没补上。李鸿章一面派手下 盛宣怀私下加紧与四国银行谈判筹措借款,一面利用张之洞汉阳铁厂矿石与高炉不符日日亏损的困境,密谋将铁厂由官办改成 官督商办,断其官银。 朝廷里,翁同和与弟子密商,上折子参奏李鸿章,更利用身为国师之机,谗言李鸿章。见翁、李不和,光绪皇帝深为担忧。日本 天皇检阅海军,为与大清国水师一决雌雄,天皇决意每年从个人财产拨出30万银子交与水师,并秘密购买大清国在 英国所定购的铁甲巡洋舰。派人到朝廷要银子未果,张之洞为救铁厂,情急之下不知是计,将铁厂交由盛宣怀督办。为报李鸿章临危搭救,他在湖广狠抓赌场,八方筹钱,甚至不惜清名,亲手为人写“墓志铭”,终于为李鸿章筹措到了一百万两 白银。

  • 第4集

    在盛宣怀的全力筹办下,汉阳铁厂起死回生。重新购置高炉,炼出的铁水终于合格。湖广总督张之洞喜不自胜,盛宴酬谢盛宣怀,并将那一百万两白银捐赠于北洋水师。修颐和园所差的银子也终于如数筹到,光绪皇帝大松一口气。每年一度的 会试即将开始,各地举子陆续来京,其中就包括江苏的 张謇与广东的康有为。在点评试卷时,作为主考官的大学士 徐桐与副主考官翁同和为哪张卷子最好互不相让,面红脖粗地将官司打到了慈禧处,最后钦点江苏 张謇高中状元。出于对李鸿章筹措750万两银子填平颐和园窟窿的奖励,慈禧决定派醇亲王奕环代天阅兵。为准备朝廷阅兵,李鸿章急召盛宣怀回津,一行人秘访 刘公岛。所到之处发现北洋水师军纪松懈,官兵为所欲为,更有甚者,贪污购炮弹公款以石头充之。大战之前军心如此,李鸿章杀心顿起。

  • 第5集

    在北洋水师议事会上,面对上有朝廷重臣弹劾,下面水师军心涣散,李鸿章怒从心起,他以日本小孩玩起“击沉定远号”游戏事例为契机,通过杀一个,赦一个,奖一个,激一个重新凝聚军心,焕发众将的英勇气概。 在科举上屡试屡败的康有为,此时在广州办起 万木草堂,广招弟子,意欲从“制度”上改革清廷。北洋水师驻地 威海卫 旌旗猎猎,水兵威风凛凛,醇亲王奕环代天阅兵。李鸿章还特意邀请中外记者等一行人,意欲让世人知晓北洋水师的军威浩荡。

1-5集 6-10集 11-15集 16-20集 21-25集 26-30集 31-35集 36-40集 41-45集 46-50集 51-55集 56-59集
查看全部剧情

演职员表

分集查询
  • 第1集

    公元1890年,清光绪16年,海外传来 日本国制订“ 征讨清国策”意欲占领 朝鲜,进攻大清。 此时大清朝廷上下,京城内外,歌舞升平。糜费国库数千万两银子的万寿庆典工程—颐和园,因无银子即将停工。慈禧召来工程总监工,当今圣上之父醇亲王奕环严加训斥。在朝鲜平定内乱而又险遭奸人所陷的袁世凯,此时正躲在红粉知己,京城名妓沈玉英的家中,听说 北洋大臣, 直隶总督李鸿章奉召来京,遂星夜求见。与北洋齐名的大清 南洋大臣 湖广总督 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南北洋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中国第一铁厂—— 汉阳铁厂。这边北洋为战备要银子,那边颐和园工程尚有750万两的窟窿。而国库空虚,对此束手无策的光绪,带着他的教师军机大臣翁同龢、 户部尚书 阎敬铭来到宫中。面对坚持要停园工的阎敬铭,慈禧大为恼火,当场撤去阎的差使。这时,李鸿章被召到宫中。

  • 第2集

    在朝上,面对李鸿章将日本视大清国为头等敌人的陈述,慈禧不以为然。朝后,新掌户部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公报私仇,拒不给北洋水师一钱银子。无奈,李鸿章来到颐和园工地,欲取得 醇亲王的支持。孰料亲王正为缺银子修颐和园面临慈禧的怪罪而大伤脑筋,正等着李鸿章来,意欲从北洋水师的军费中将修园子的750万两的窟窿补上。在南方的张之洞,此时焦灼不安,汉阳铁厂因焦炭不足,两座立炉只能一座开工,又因铁水质量不行,生产出的铁卖不出去,面对日日要赔进大笔银两的铁厂,张之洞苦无良策,无奈只好派人进京向朝廷要银子。本以为进京能多少要点银子为北洋水师增添些许大炮,银子一两未得,反而要救亲王于水深火热之中,万般无奈之下,李鸿章帮亲王出点子,以北洋水师海防捐的名义,对外卖官,以补颐和园工程急需。岂料,此举招至全国众官反对, 清流领袖张之洞更是上书奏陈,历述捐官之弊,在一片骂声中,朝廷停了“海防捐”。

  • 第3集

    “海防捐”停了,修颐和园的窟窿没补上。李鸿章一面派手下 盛宣怀私下加紧与四国银行谈判筹措借款,一面利用张之洞汉阳铁厂矿石与高炉不符日日亏损的困境,密谋将铁厂由官办改成 官督商办,断其官银。 朝廷里,翁同和与弟子密商,上折子参奏李鸿章,更利用身为国师之机,谗言李鸿章。见翁、李不和,光绪皇帝深为担忧。日本 天皇检阅海军,为与大清国水师一决雌雄,天皇决意每年从个人财产拨出30万银子交与水师,并秘密购买大清国在 英国所定购的铁甲巡洋舰。派人到朝廷要银子未果,张之洞为救铁厂,情急之下不知是计,将铁厂交由盛宣怀督办。为报李鸿章临危搭救,他在湖广狠抓赌场,八方筹钱,甚至不惜清名,亲手为人写“墓志铭”,终于为李鸿章筹措到了一百万两 白银。

  • 第4集

    在盛宣怀的全力筹办下,汉阳铁厂起死回生。重新购置高炉,炼出的铁水终于合格。湖广总督张之洞喜不自胜,盛宴酬谢盛宣怀,并将那一百万两白银捐赠于北洋水师。修颐和园所差的银子也终于如数筹到,光绪皇帝大松一口气。每年一度的 会试即将开始,各地举子陆续来京,其中就包括江苏的 张謇与广东的康有为。在点评试卷时,作为主考官的大学士 徐桐与副主考官翁同和为哪张卷子最好互不相让,面红脖粗地将官司打到了慈禧处,最后钦点江苏 张謇高中状元。出于对李鸿章筹措750万两银子填平颐和园窟窿的奖励,慈禧决定派醇亲王奕环代天阅兵。为准备朝廷阅兵,李鸿章急召盛宣怀回津,一行人秘访 刘公岛。所到之处发现北洋水师军纪松懈,官兵为所欲为,更有甚者,贪污购炮弹公款以石头充之。大战之前军心如此,李鸿章杀心顿起。

  • 第5集

    在北洋水师议事会上,面对上有朝廷重臣弹劾,下面水师军心涣散,李鸿章怒从心起,他以日本小孩玩起“击沉定远号”游戏事例为契机,通过杀一个,赦一个,奖一个,激一个重新凝聚军心,焕发众将的英勇气概。 在科举上屡试屡败的康有为,此时在广州办起 万木草堂,广招弟子,意欲从“制度”上改革清廷。北洋水师驻地 威海卫 旌旗猎猎,水兵威风凛凛,醇亲王奕环代天阅兵。李鸿章还特意邀请中外记者等一行人,意欲让世人知晓北洋水师的军威浩荡。

1-5集 6-10集 11-15集 16-20集 21-25集 26-30集 31-35集 36-40集 41-45集 46-50集 51-55集 56-59集
查看全部剧情

演员表

分集查询
  • 第1集

    公元1890年,清光绪16年,海外传来 日本国制订“ 征讨清国策”意欲占领 朝鲜,进攻大清。 此时大清朝廷上下,京城内外,歌舞升平。糜费国库数千万两银子的万寿庆典工程—颐和园,因无银子即将停工。慈禧召来工程总监工,当今圣上之父醇亲王奕环严加训斥。在朝鲜平定内乱而又险遭奸人所陷的袁世凯,此时正躲在红粉知己,京城名妓沈玉英的家中,听说 北洋大臣, 直隶总督李鸿章奉召来京,遂星夜求见。与北洋齐名的大清 南洋大臣 湖广总督 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南北洋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中国第一铁厂—— 汉阳铁厂。这边北洋为战备要银子,那边颐和园工程尚有750万两的窟窿。而国库空虚,对此束手无策的光绪,带着他的教师军机大臣翁同龢、 户部尚书 阎敬铭来到宫中。面对坚持要停园工的阎敬铭,慈禧大为恼火,当场撤去阎的差使。这时,李鸿章被召到宫中。

  • 第2集

    在朝上,面对李鸿章将日本视大清国为头等敌人的陈述,慈禧不以为然。朝后,新掌户部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公报私仇,拒不给北洋水师一钱银子。无奈,李鸿章来到颐和园工地,欲取得 醇亲王的支持。孰料亲王正为缺银子修颐和园面临慈禧的怪罪而大伤脑筋,正等着李鸿章来,意欲从北洋水师的军费中将修园子的750万两的窟窿补上。在南方的张之洞,此时焦灼不安,汉阳铁厂因焦炭不足,两座立炉只能一座开工,又因铁水质量不行,生产出的铁卖不出去,面对日日要赔进大笔银两的铁厂,张之洞苦无良策,无奈只好派人进京向朝廷要银子。本以为进京能多少要点银子为北洋水师增添些许大炮,银子一两未得,反而要救亲王于水深火热之中,万般无奈之下,李鸿章帮亲王出点子,以北洋水师海防捐的名义,对外卖官,以补颐和园工程急需。岂料,此举招至全国众官反对, 清流领袖张之洞更是上书奏陈,历述捐官之弊,在一片骂声中,朝廷停了“海防捐”。

  • 第3集

    “海防捐”停了,修颐和园的窟窿没补上。李鸿章一面派手下 盛宣怀私下加紧与四国银行谈判筹措借款,一面利用张之洞汉阳铁厂矿石与高炉不符日日亏损的困境,密谋将铁厂由官办改成 官督商办,断其官银。 朝廷里,翁同和与弟子密商,上折子参奏李鸿章,更利用身为国师之机,谗言李鸿章。见翁、李不和,光绪皇帝深为担忧。日本 天皇检阅海军,为与大清国水师一决雌雄,天皇决意每年从个人财产拨出30万银子交与水师,并秘密购买大清国在 英国所定购的铁甲巡洋舰。派人到朝廷要银子未果,张之洞为救铁厂,情急之下不知是计,将铁厂交由盛宣怀督办。为报李鸿章临危搭救,他在湖广狠抓赌场,八方筹钱,甚至不惜清名,亲手为人写“墓志铭”,终于为李鸿章筹措到了一百万两 白银。

  • 第4集

    在盛宣怀的全力筹办下,汉阳铁厂起死回生。重新购置高炉,炼出的铁水终于合格。湖广总督张之洞喜不自胜,盛宴酬谢盛宣怀,并将那一百万两白银捐赠于北洋水师。修颐和园所差的银子也终于如数筹到,光绪皇帝大松一口气。每年一度的 会试即将开始,各地举子陆续来京,其中就包括江苏的 张謇与广东的康有为。在点评试卷时,作为主考官的大学士 徐桐与副主考官翁同和为哪张卷子最好互不相让,面红脖粗地将官司打到了慈禧处,最后钦点江苏 张謇高中状元。出于对李鸿章筹措750万两银子填平颐和园窟窿的奖励,慈禧决定派醇亲王奕环代天阅兵。为准备朝廷阅兵,李鸿章急召盛宣怀回津,一行人秘访 刘公岛。所到之处发现北洋水师军纪松懈,官兵为所欲为,更有甚者,贪污购炮弹公款以石头充之。大战之前军心如此,李鸿章杀心顿起。

  • 第5集

    在北洋水师议事会上,面对上有朝廷重臣弹劾,下面水师军心涣散,李鸿章怒从心起,他以日本小孩玩起“击沉定远号”游戏事例为契机,通过杀一个,赦一个,奖一个,激一个重新凝聚军心,焕发众将的英勇气概。 在科举上屡试屡败的康有为,此时在广州办起 万木草堂,广招弟子,意欲从“制度”上改革清廷。北洋水师驻地 威海卫 旌旗猎猎,水兵威风凛凛,醇亲王奕环代天阅兵。李鸿章还特意邀请中外记者等一行人,意欲让世人知晓北洋水师的军威浩荡。

1-5集 6-10集 11-15集 16-20集 21-25集 26-30集 31-35集 36-40集 41-45集 46-50集 51-55集 56-59集
查看全部剧情

职员表

分集查询

角色介绍

影视原声

第1集

台前幕后

第2集

幕后花絮

第3集

幕后制作

第4集

剧集进程

第5集

剧集评价

1-5集 6-10集 11-15集 16-20集 21-25集 26-30集 31-35集 36-40集 41-45集 46-50集 51-55集 56-59集

正面评价

1-5集 6-10集 11-15集 16-20集 21-25集 26-30集 31-35集 36-40集 41-45集 46-50集 51-55集 56-59集

负面评价

词条图册

角色 演员 配音 备注
  • 李鸿章
    王冰
    吴俊全、 源家祥
    洋务派领袖,清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字少荃
  • 慈禧太后
    吕中
    卢素娟
    清朝皇太后
  • 孙中山
    马少骅
    招世亮
    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家(粤语配音,下同)
  • 袁世凯
    孙淳
    张炳强
    中华民国大总统
  • 爱新觉罗·载湉
    李光洁
    刘昭文
    清朝第11代皇帝,即光绪帝
  • 梁启超
    张洪睿
    ——
    维新派领袖,进步党党魁
  • 宋教仁
    乔立生
    雷霆
    同盟会领袖,国民党代理理事长,
  • 黄兴
    李传缨
    林保全
    同盟会领袖,民国陆军总长,字克强
  • 康有为
    孙宁
    梁志达
    维新派领袖,保皇党人
  • 荣禄
    戈治均
    ——
    清朝军机处大臣
全部展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