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
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袖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殖民当局提出英军撤离埃及、准许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组织代表团准备到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还要求到巴黎和会申诉。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
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后来,和平示威又转变为自发性的武装起义,开罗等大城市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农民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西集英俊,破坏铁路。起义发展到很大规模。
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埃及人民为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和争取国家的彻底独立,继续坚持斗争。
注:
1 “华夫脱”是阿拉伯语“代表团”的音译,华夫脱党的创始人是扎格鲁尔等。
2 英国在承认埃及形式上独立的同时,又作了一些“保留”:英军继续主宰埃及;英国保留在埃及的某些特权,如保持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等。
华夫脱运动的爆发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四位领导人。
华夫脱运动反映了埃及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震撼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及独立。
第一,在埃及人民要求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兴起的关键时刻,以柴鲁尔为首的华夫脱挺身而出,举起取消英国“ 保护” 制度、争取埃及独立的大旗,并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这在埃及无产阶级政党尚未成立,新祖国党的影响已基本消失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群众运动的发展。
第二,以柴鲁尔为首的华夫脱顶住了强大压力,坚持斗争,没有屈从英帝国主义企图强加于埃及的种种丧权辱国的条件,从而捍卫了埃及的民族球严。
第三,华夫脱领导的埃及人民反英独立斗争,动摇和削弱了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基础,迫使它在1922年2月28日发表“声明”,宣布“终止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埃及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尽管英国在2月28日“声明”中对埃及独立作了四点“保留”,埃及没有获得完全独立,但是保护制度被取消了,这不仅为埃及人民继续进行反帝斗争打下了基础,而且也使阿拉伯各国人民受到极大的鼓舞。
华夫脱领导的这场反英独立斗争是很不彻底的,也是十分软弱的。华夫脱主张通过“合法的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独立,反对群众的“过激”行动,尤其反对群众进行暴力斗争。华夫脱的这种态度在3月起义过程中尤为明显。
华夫脱对帝国主义不是立足于斗争,而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华夫脱的又一个致命弱点。比如,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十四点原则”,他侈谈“民主”、“公正”,声称要给予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权”,华夫脱对此信以为真。此外,华夫脱对巴黎和会也寄于莫大的希望,它曾多次写信、发呼吁、打电报给与会国政府首脑,恳请他们准许它参加和会。所以当柴鲁尔等人被释后便立即奔赴巴黎,满以为只要他们亲自参加和会,就可以赢得埃及独立。结果大失所望,威尔逊彻底撕去伪装,公开确认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国地位。
华夫脱表现得如此软弱,这是和它的阶级局限性直接相关的。华夫脱代表了埃及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当人民群众的革命行动触犯到它的阶级利益,殖民当局又对它施加压力时,情况就发生变化,它越来越害怕群众、脱离群众,甚至反对群众的革命行动。华夫脱的这种软弱性,注定它无法将这场民族独立运动进行到底,取得较为彻底的胜利。
华夫脱的基本成员主要是由原立法会议议员、民族党分子和新祖国党分子组成的,而前两类人中大多数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后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