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亚科

黍亚科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黍亚科黍亚科      小穗常背腹压扁或为圆筒形,常脱节于颖之下(野古草属Arundinella,小丽草属Goelachne及柳叶箬属Isachne例外),小穗轴从不延伸至顶生小花之后;每小穗含2小花,通常均为两性或下部小花为雄性或中性,甚至退化仅剩1外稃(如小穗为单性时,则为雌雄同株或异株)。鳞被截平,有脉纹。叶片解剖为黍型(Panicoid),叶表皮组织较复杂,硅质体有哑铃、十字或结节形等,双胞微毛丝状,具多细胞性毛。染色体中型或小型,x=5,6,9,10,15,17(柳叶箬族Isachneae,黍族Paniceae等)或x=5,9-15(高粱族Andropogoneae及玉蜀黍族Maydeae).胚为黍型(Panicoid):P-PP,胚长为颖果的1/2以上。幼苗的中胚轴延伸,中胚轴上有根,根毛成垂直方向着生于根上;第一真叶宽卵形,横向开展。中生性乃至旱生性禾草,多为四碳植物。[1]

品种分类

#

跳转号

原检索号

描述

中文名

拉丁名

1

12

1

小穗两性,若为单性,则成熟小穗与不孕小穗同时混生于穗轴上;若为雌雄异穗或异株,则雌小穗排列成星芒伏的头状花序。

  

  

2

3

2

小穗无颖片及鳞被。

莎禾族

Trib. Coleantheae Aschers. et Graebn.

3

2

2

小穗有颖片及鳞被。

  

  

4

7

3

第二外稃多少呈软骨质而无芒,质较硬,厚于第一外稃及颖片。

  

  

5

6

4

小穗脱节于颖之上,若为颖之下,则仅有一小花,若有2小花,则第一小花两性,罕为雄性。

柳叶箬族

Trib. Isachneae Benth.

6

5

4

小穗脱节于颖之下,通常有2小花,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

黍族

Trib. Paniceae R. Br.

7

4

3

第二外稃透明膜质至坚纸质,有长短之芒至芒尖,若无芒,则第二外稃常为透明膜质。小穗成对着生,一具长柄,一具短柄或一具柄,另一无柄。

  

  

8

9

5

小穗仅有1小花。

耳稃草族

Trib. Garnotieae Tateoka

9

8

5

小穗有2小花。

  

  

10

11

6

小穗轴脱节于2小花之间,第一颖多少短于第一小花;第二外稃不为透明膜质而较颖质地为厚。

野古草族

Trib. Arundinelleae Stapf

11

10

6

小穗轴脱节于颖之下,颖片均为长于稃片而较稃片质地为厚;第二外稃透明膜质,均较颖质地为薄,或退化成芒的基部。

高粱族

Trib. Andropogoneae Dumort.

12

1

1

小穗为单性,雌雄小穗分别位于不同的花序上或在同一花序的相异部分,但雌小穗不排列成星芒状的头状花序。

玉蜀黍族

Trib. Maydeae Dumort.

培育方法

#

跳转号

原检索号

描述

中文名

拉丁名

1

12

1

小穗两性,若为单性,则成熟小穗与不孕小穗同时混生于穗轴上;若为雌雄异穗或异株,则雌小穗排列成星芒伏的头状花序。

  

  

2

3

2

小穗无颖片及鳞被。

莎禾族

Trib. Coleantheae Aschers. et Graebn.

3

2

2

小穗有颖片及鳞被。

  

  

4

7

3

第二外稃多少呈软骨质而无芒,质较硬,厚于第一外稃及颖片。

  

  

5

6

4

小穗脱节于颖之上,若为颖之下,则仅有一小花,若有2小花,则第一小花两性,罕为雄性。

柳叶箬族

Trib. Isachneae Benth.

6

5

4

小穗脱节于颖之下,通常有2小花,第一小花中性或雄性。

黍族

Trib. Paniceae R. Br.

7

4

3

第二外稃透明膜质至坚纸质,有长短之芒至芒尖,若无芒,则第二外稃常为透明膜质。小穗成对着生,一具长柄,一具短柄或一具柄,另一无柄。

  

  

8

9

5

小穗仅有1小花。

耳稃草族

Trib. Garnotieae Tateoka

9

8

5

小穗有2小花。

  

  

10

11

6

小穗轴脱节于2小花之间,第一颖多少短于第一小花;第二外稃不为透明膜质而较颖质地为厚。

野古草族

Trib. Arundinelleae Stapf

11

10

6

小穗轴脱节于颖之下,颖片均为长于稃片而较稃片质地为厚;第二外稃透明膜质,均较颖质地为薄,或退化成芒的基部。

高粱族

Trib. Andropogoneae Dumort.

12

1

1

小穗为单性,雌雄小穗分别位于不同的花序上或在同一花序的相异部分,但雌小穗不排列成星芒状的头状花序。

玉蜀黍族

Trib. Maydeae Dumort.

应用价值

黍亚科黍亚科       应满足热带美洲和非洲降水季节长的热湿地带,生长在水湿较好的环境下。

地理分布

黍亚科黍亚科       黍超族,主产热带美洲和非洲降水季节长的热湿地带。含8族,最大的黍族(Paniceae)有8亚族,107属,1000馀种。本族含有众多有价值的牧草。

  须芒草超族,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干湿季交替的季风雨区。含5族90属约1000种,如黄茅、白茅、高粱、甘蔗等。

  玉蜀黍超族,含3族31属。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季风雨气候区域,生长在水湿较好的环境下。如玉米、薏苡等。

相关文化

黍亚科黍亚科       常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延至温带;我国有7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