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比睿山

火烧比睿山

目录导航

简介

比叡山向来是中世纪日本宗教势力的一大象征,自传教大师最澄创立以来经过700余年,在当时是被视作全日本的佛教圣地的存在,但同时它也是反抗信长的宗教势力之一,信长在1571年的火烧比叡山事件,造成了无数文物和经卷的毁灭以及数千人的死亡。这个事件被看做是表明信长是当时时代革新者的一个标志,同时也体现了他残忍好杀的性格。

故事经过

1570年(元龟元年)8月,织田信长出兵讨伐于摄津举兵的三好三人众,因石山本愿寺的援军等原因而苦战。信长本队在摄津与三好三人众对阵时,浅井长政、朝仓义景、延历寺等3万联军进攻近江坂本,抵抗联军攻势的近江织田军败于人数上的劣势,信长重臣中的名将 森可成与信长之弟 织田信治因此战死。为此信长于9月23日凌晨神速从摄津本队返回近江,慌乱的浅井长政、朝仓义景等人于 比睿山布阵抵抗信长。信长则在 近江国志贺与浅井、朝仓联军对峙。然而此时受命于本愿寺法主显如的伊势长岛一向一揆众举起叛旗,信长之弟 织田信兴、重臣坂井政尚因此丧命,信长也陷入进退不得的窘境。为打开窘境,信长奏请 正亲町天皇颁布敕令。12月13日,因 天皇敕令而成功与浅井、朝仓军和解。

1571年(元龟二年)9月,信长数度要求僧兵撤退,发出多次“避难劝告”,后放火烧掉仍持续抵抗的 比睿山延历寺。他也因为此举成为本愿寺显如口中的“佛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