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奶油

稀奶油

目录导航

概述

稀奶油稀奶油(5)我国人民很早以前就利用浮脂肪上浮的原理制取稀 奶油。

工艺流程 原料乳→过滤→预热→分离→标准化→冷却→杀菌→冷却→均质→成熟→冷却→包装

贮藏方法

奶油应在-1 5℃以下的冷藏库中贮存,保存日期6个月。如放在4~6℃的库内,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天,稀奶油出售前和加工前应贮于2-,.一80c的冷库或冰箱内,贮放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

制作方法

1.原料乳收集、过滤、预热与其他乳加工基本相同。

2.分离:分离采用分离机,分离机启动后,当分离钵达到规定转速后方可将经预热的牛乳送入分离机。

3.标准化: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消毒乳的含脂率为3.0%,不符合者进行标准化处理。

4.冷却和贮存:稀 奶油不能立即进行加工时,必须立即冷却,即边分离边冷却。也可采用二段法:先冷至10℃左右,然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

5.杀菌:使用保持式杀菌法,升温速度控制每分钟升2.5~3℃。杀菌温度有72℃,15分钟;77℃,5分钟;82~85℃,30秒钟;116℃,3~5秒钟。

6.冷却、均质:杀菌后,冷却至5℃。再均质一次,均质可以提高粘度,保持口感良好,改善稀 奶油的热稳定性,避免奶油加入 咖啡中出现絮状沉淀。均质温度45~60℃(根据稀 奶油质量而定),均质压力为8000~18000千帕。

7.物理成熟:均质后的稀 奶油应迅速冷却至2~5℃,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2~24小时进行物理成熟,使脂肪由液态变为固态(脂肪结晶)。

8.稀 奶油的冷却及包装:物理成熟后,冷至2~5℃后进行包装,在5℃下存24小时后再出厂。包装规格有15、50、125、250、500、1000毫升等。发达国家,使用软包装的较多。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