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国旗

缅甸国旗

目录导航

旧国旗

概述

其旧国旗为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人民的英勇和果敢;白色象征人民纯洁的天性和美德;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稻穗 象征农业国;十四个齿的齿轮象征新兴的工业;十四颗小星则象征联邦的十四个省、邦的统一和团结。齿轮和稻穗同国旗含义一样。五角星象征独立;齿轮正中的地图表明国家疆域;两侧的云纹状装饰带象征幸福极乐的天国;两侧各一头佛教吉祥物圣狮象征保卫国家的坚强力量;底部饰带上是缅文国名。国旗很类似于中华民国的国旗,可能和二战时期国军在缅作战有关系。(齿轮、稻穗和五角星有明显的共产主义国家色彩,缅甸此举意在向北京示好和表明立场)(另一说:英国殖民地区域通用的船旗均为“红底,左上角的小方框里为地区象征。”的格式。缅甸长期为英国殖民地,旗帜设计可能受到了这一影响。而与民国旗帜并无关系。)  附注:此旗为缅甸1948年建国以来的第二版本,于1974年更改宪法时通过。

最早国旗

缅甸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旗,是在 贡榜王朝(1700年-1885年)时期,当时的王朝使用一面绘有孔雀的旗帜。

缅甸国旗缅甸国旗英属缅甸时期(1824年-1943年),缅甸是英属印度的其中一个邦,1939年以前使用大英帝国国旗。脱离英属印度后,采用了英国殖民地通行样式的旗帜。

日本于1942年入侵缅甸之后,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缅甸国”,于同年8月1日宣告成立。由巴莫出任总统一职;昂山出任国防部长一职。其国旗旗地为黄绿红三色横条,中间的图案是英国殖民时期缅甸的象征——绿孔雀。这面旗帜与2010年以后缅甸使用的国旗有相似之处。

1948年缅甸脱离英国六十多年的的殖民统治,缅甸联邦诞生。采用了新国旗,一直到1974年奈温颁布新宪法,此旗废止。

新国旗

说明

2010年10月21日,根据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21日颁布的法令,缅甸正式启用《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确定的新国旗、新国徽,国歌保持不变。缅甸的新国旗为黄绿红三色,中有白色五角星。

含义解说

绿色代表和平、安宁、草木茂盛、青葱翠绿的环境,黄色描绘出团结,红色象征勇敢与决心。

白星反映出坚强联邦永恒不坠的意义。

制定过程

2006年11月10日的一次宪法会议上提出新国旗方案,新国旗由等宽的绿、黄、红三色横条带和左上角一颗白星组成。2007年9月又提出另一个方案,该方案中白星放在旗面中央并被放大,色条排列也变为黄、绿、红。

2007年9月提议的新国旗包含在2008年缅甸宪法中,并在2008年缅甸宪法公投中获得承认。政府官员被要求在当地时间2010年10月21日下午3点前降下旧国旗,还传出要求保证焚毁所有旧国旗的命令。直到国旗更换后不久,国家媒体才宣布采用新国旗。

性质

陆上:民用旗、政府旗、军旗

海上:民用旗、政府旗

首次亮相

广州 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缅甸新国旗进行首次国际亮相,CCTV主持人 白岩松对此进行特别解说。

象征意义

绿色代表和平、安宁、草木茂盛、青葱翠绿的环境,黄色描绘出团结,红色象征勇敢与决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