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带九棘鲈

七带九棘鲈

目录导航

分布

本鱼分布于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南部、南海、台湾、塔希提岛、关岛、萨摩亚群岛、斐济群岛等海域。

深度

水深45至100米。

特征

鱼体较高,幼鱼体色鲜黄而在背鳍中央及尾柄处有若干实为其底色之白色细横带;各鳍色黄或透明,腹鳍色黑;背鳍软条起始处有一大黑圆斑,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60~65枚,纵列鳞数101~117枚。背鳍硬棘4枚,软条14-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9枚;腹鳍腹位,末端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成鱼体色之白色转粉红而原黄色渐分离成宽横带,背鳍黑斑消失,腹鳍如各鳍转红色但仍具黑缘。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颌稍能活动,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后缘之下方;上下颌前端具小犬齿,下颌内侧齿尖锐,排列不规则,可向内倒状;锄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体长可达30厘米。

生态

本鱼属游动性较强之鱼类,主要以小鱼及无脊椎动物为食物来源。

经济利用

肉质细白柔嫩,是作生鱼片的上好素材,其他烹煮方式也均美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