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嘴翡翠图册(25)鹳嘴翡翠(5)鹳嘴翡翠是中型鸟类,体长33~37厘米。体重140~200克。嘴形巨大,粗长而尖,形状好像鹤的嘴,呈红色。额部、头顶、枕部为灰褐色,后颈有一个宽阔的赭黄褐色领环。背部为天蓝色,腰部、尾上覆羽和尾羽为蓝色。上背、肩部和翅膀的表面为深铁蓝色,上背微缀绿色。初级飞羽黑色,羽缘的颜色较淡,次级飞羽为暗蓝色。颏部、喉部、胸部、腹部、翅下覆羽和腋羽等整个下体均为赭黄褐色,其中颏部和喉部的颜色较淡。虹膜褐色,脚红色。嘴侧扁;嘴峰两侧有鼻沟;尾较嘴长;翼形短圆。
鹳嘴翡翠图册(12) | 鹳嘴翡翠图册(12) |
鹳嘴翡翠图册(12) | 鹳嘴翡翠图册(12) |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溪流与河谷岸边。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活动。
鹳嘴翡翠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主要以鱼、虾、甲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也吃蜥蜴、鼠类、蛙、蛇、蝗虫和蚂蚱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和芦苇也常常停息在岩石上,伺水中捕鱼机捕食鱼虾等,而且,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水中捕鱼的视力,因为,它的眼睛进入水中后,能迅速调整水中因为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所以翠鸟的捕鱼本领几乎是百发百中。
叫声:亮而尖的“wiak wiak”似笑声,告警时作粗嚎。
繁殖期为3~6月。营巢于河岸上的岩洞中,自己掘洞营巢,巢洞呈隧道状,洞的末端扩大为巢穴,这些洞穴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有时也在河边的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3~5枚,但大多为4~5枚。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雏鸟为晚成雏。[1]
鹳嘴翡翠分布于孟加拉国,文莱,印度,印尼,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中国云南南部勐腊(留鸟)。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
---|---|---|
1 | 鹳嘴翡翠印支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burmanica |
2 | 鹳嘴翡翠指名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capensis |
3 | 鹳嘴翡翠,邦加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cyanopteryx |
4 | 鹳嘴翡翠,弗洛雷斯,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floresiana |
5 | 鹳嘴翡翠苏禄群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gigantea |
6 | 鹳嘴翡翠菲律宾西北部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gouldi |
7 | 鹳嘴翡翠尼科巴群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intermedia |
8 | 鹳嘴翡翠明打威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isoptera |
9 | 鹳嘴翡翠爪哇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javana |
10 | 鹳嘴翡翠克拉地峡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malaccensis |
11 | 鹳嘴翡翠,巴图,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nesoeca |
12 | 鹳嘴翡翠安达曼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osmastoni |
13 | 鹳嘴翡翠锡默卢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simalurensis |
14 | 鹳嘴翡翠菲律宾中南部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smithi |
15 | 鹳嘴翡翠巴尼亚群岛亚种 | Pelargopsis,capensis,sodalis |
[2]
分布于孟加拉国,文莱,印度,印尼,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中国云南南部勐腊(留鸟)。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注:鹳嘴翡翠图册网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