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五天竺国传》,唐代新罗僧人慧超在723年至727年前往印度诸国巡礼,先后到东印度,中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再经中亚回长安后所作。《往五天竺国传》全书已不存,在慧琳所著《一切经音意》中有摘录。1905年伯希和在敦煌发现此书写本残卷带回巴黎。伯希和首先指出编号“伯希和3532”敦煌写本残卷就是慧琳《一切经音意》中的《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后经罗振玉对照敦煌写本与《一切经音意》,证明敦煌残卷“伯希和3532”,的确是《慧超往五天竺国传》。
本书记载吠舍厘、拘尸那、摩揭陀、伽毗罗、吐蕃、建驮罗、犯引、吐火罗、波斯、大食、大拂临、骨咄、突厥、胡密、疏勒、龟兹、焉耆等四十余国。
此书有日语、德语、英语、朝鲜语等翻译本。
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 对音)《山海经》记载“西方有身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称为天竺。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正名为印度。印度是一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人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并有许多发明,例如阿拉伯数字、国际象棋、甘蔗制糖法等。近代印度陷于政治动荡,一九四七年获得独立,但分离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印度社会中曾经存在过严格的阶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个阶级。除此之外,还有比首陀罗更低阶不属于这四种种姓阶级的贱民。当时种姓间不得通婚,违者处罚相当严重,甚至可能处死。尽管如今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因“种姓制度”千年来根植于印度教的信仰中,除非抛弃信仰,否则低阶种姓终其一生都受其教义的束缚。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首创根据 Indu 读音正名为“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Sindhu ->Hindu->身毒、天竺。Hindu->Indu->印度。总而言之,身毒、天竺、印度都来自Sindhu。
古印度(天竺)的中部,有一个叫摩揭陀的大国,管辖方圆900里的地方,面积较大。但是这里土地肥沃,适合种庄稼。出产的稻米,颗粒硕大,被称为“大人米”。这里还出产甘蔗,所熬得糖色味俱佳。起初,摩揭陀和唐朝间接交往,双方已有一些了解。贞观23年(649年),该国的国王派使者带着礼物到长安献给唐太宗,两国联系从此更加密切。唐太宗听说摩揭陀熬糖技术高超,便派人专门去学。学成的人回来以后,唐太宗令扬州官员送来甘蔗进行试验。试验非常成功,熬制出来的糖质量很高。从此,天竺熬糖法便在中国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