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两代时期,灌南全境为古徐州的属地。
风景如画的灌南(5)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先属鲁国,后属楚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此时灌南全境隶属东海郡朐县。
西汉初,境属仍旧,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境内是其封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降匈奴废侯,遂改置海西县,属东海郡,后汉属广陵郡。
东汉、三国一直到西晋,境内隶属不变。
东晋十六国,废除海西县,隶属朐县。先后隶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和东晋。
南北朝前期,境内绝大多数时期归属南朝的刘宋、南齐、南梁,仍然隶属于朐县;到了后期的短暂时间,境内被北齐、北周侵占;577年,北周建制朐山县,境内从之。
隋开皇三年(584年),境属于朐山县,隶属于东海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东海郡,置海州,领朐山、龙沮、新乐、曲阳、沭阳、厚丘、利城、怀仁等县。实行道、州、县治。境属朐山县,隶属于河南道之海州。
五代十国时期,先后隶属于吴、南唐和后周。
北宋时期,实行路、州、县治。境属朐山县,隶属淮南东路之海州。
南宋与金朝时期,属于金国范围,属朐山县,隶属于山东东路之海州。
元代时期,实行行省制度,省下辖道、州、县。境内大多数属朐山县,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淮东道海宁州。
悦来集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袭元代的行省制度,境域北部属海州直隶州,南部属于安东县,均隶属于南直隶省淮安府。同年,淮安府设莞渎场,监收盐税,今莞渎即盐课司驻地。
洪武三年(1370年),立张店镇,领州南7镇,惠泽巡检司驻于此。
明崇祯九年(1636年)将张店镇之南的悦来集,正式命名为新安镇。
清顺治二年(1645年),满清入主中原地区,继续行使行省制度,境域北部仍属海州直隶州,南部仍属安东县,隶属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后来在康熙元年改为江南省。
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制为江苏、安徽两省,此时境内隶属为江苏省淮安府,境域南部隶属于安东县,境域北部隶属于海州直隶州。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巡检司迁新安镇,隶属海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海州直隶州,分设灌云县、东海县,境域北部隶属灌云县,南部属于安东县。
民国3年(1914年),淮安府撤府设道,属淮扬道(驻淮阴县),安东县改称涟水县,境域南部从而隶属于涟水县。
1940年8月北部归属成立的灌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南部属于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1年,以盐河为界,将涟水县划分为两个县,盐河以西仍叫涟水县,盐河以东称作涟东县。境域南部地区盐河以西的六塘、硕湖属涟水县高沟区;盐河以东地区分属涟东县五港区、百禄区。
1942年6月,中共淮海区党委决定在灌云的东南部地区设立中共灌东工作委员会,行政上设立灌东办事处(属县级政权机构)。
1945年10月撤销灌东办事处,将原所辖地区并还给灌云县。
1947年2月中共灌云县委决定恢复灌东战略区,区域仍为原灌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历时一年半,隶属灌云县管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境域北部属于灌云县,南部隶属于涟水县,东南部隶属于涟东县。
1950年6月,涟东县撤销,原所辖的百禄区、五港区划归涟水县。
1957年,撤销原国民政府的区乡制度,同年12月21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苏民韦字2126号文发出关于设置灌南县,县人民委员会驻新安镇。
1958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灌云县将新沂河以南的乡镇,涟水县北部的百禄乡、新集乡、花园乡、六塘乡、硕湖乡分别划出,成立新灌南县,隶属于淮阴专区,县人民委员会驻新安镇。
1970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灌南县隶属淮阴地区。
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废除地区行政公署,淮阴地区更名淮阴市,灌南县隶属淮阴市。
1996年7月1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对淮阴市行政进行巨大的调整,西部成立宿迁市,同时将北部的灌南县改由连云港市管辖。
2011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调整灌云县与灌南县部分行政区域的批复》(苏政复〔2011〕8号),将灌云县境内江苏省连云港监狱七分部位于新沂河南岸3.78平方公里区域划归灌南县堆沟港镇管辖。行政区域调整后,灌云县行政区域面积1538.95平方公里,人口97.74万人,辖7个镇、11个乡;灌南县行政区域面积1029.88平方公里,人口76.47万人,辖9个镇、5个乡,其中,堆沟港镇行政区域面积83.48平方公里,人口3.89万人,辖3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4]
灌南县(3)1958年3月,将涟水县的六塘、花园、硕湖、新集、百禄五乡;灌云县的曙红、海亭、李集、张店、三口、新安、陈集、苏光、树德九个乡镇成立灌南县。
1958年9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境内各乡镇统一改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下辖生产大队。年底,全县共有14个人民公社,220个生产大队和2个居民委员会。次年,树德公社改名为灌河公社。
1960年2月,撤销硕湖公社,其辖区并入新安公社。3月份,灌河公社更名为五队公社,同时划出八个生产大队成立堆沟人民公社。同年更名的公社还有,苏光公社更名为田楼公社;曙红公社更名为白皂公社;海亭公社更名为兴庄公社。
1960年5月,经省人委批准,将滨海县的响水、周集2个人民公社划归灌南县。
1964年10月,根据省人委指示,周集、响水2个公社和响水镇又划回滨海县。
1966年1月,百禄公社划出十个生产大队,三口公社划出将一帆河南岸的高港大队划出,成立小窑人民公社;从张店人民公社划出一个大队,和陈集公社的八个大队设置大圈人民公社;划田楼公社的13个大队成立大埝人民公社;划新安公社10个大队,六塘公社的2个大队,共12个大队,重建硕湖人民公社。
1981年5月,划出三口公社的8个大队,新安公社的3个公社,共11个大队,成立张湾人民公社。划白皂公社的4个大队,兴庄公社的6个大队,共10个大队,成立汤沟人民公社。同年,大埝公社改名为长茂公社,陈集公社更名为北陈集公社,兴庄公社更名为北陈集公社。
1983年10月12日,人民公社化结束,以原公社设立乡镇,原生产大队设立村居。
1986年,堆沟乡更名为九队乡,次年2月,划出九队乡的三个村居成立堆沟港镇。
1987年5月,百禄、北陈集、长茂、汤沟、张店五个乡撤乡设镇。
2000年6月,撤销硕湖乡,将其区域并入新安镇;撤销九队乡,将其区域并入堆沟港镇。
2005年4月6日,灌南县行政区划做出调整:
1、将新安乡、大圈乡与新安镇合并设立新安镇,镇政府驻乔庄村;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安镇行政区域面积142.61平方千米,人口15.76万人,辖4个居委会、36个村委会;
2、将小窑乡与百禄镇合并设立百禄镇,镇政府驻百禄村。行政区划调整后,百禄镇行政区域面积105.02平方千米,人口6.05万人,辖24个村委会;
3、六塘乡与李集乡合并设立李集乡,乡政府驻李集村。行政区划调整后,李集乡行政区域面积87.85平方千米,人口6.58万人,辖21个村委会。区划调整后,灌南县辖9个镇、5个乡。
2013年3月2日,灌南县召开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会议,对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
1、撤销堆沟港镇、五队乡,将原堆沟港镇、五队乡合并设立新的堆沟港镇,镇政府驻五队居委会五队街。行政区划调整后,堆沟港镇行政区域面积155.48平方公里,人口8.6万人,辖27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
2、撤销田楼乡、长茂镇,将原田楼乡、长茂镇合并设立田楼镇,镇政府驻三兴居委会三兴街,行政区划调整后,田楼镇行政区域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7.7万人,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3、撤销花园乡、新集乡,将原花园乡、新集乡合并设立新集镇,镇政府驻新集居委会新集街。行政区划调整后,新集镇行政区域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调整后,灌南县乡镇由之前的14个乡镇减少到11个,下辖1乡10镇。
2018年12月20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李集乡,以原李集乡行政区域为李集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李集居民委员会境内,办公地址为李集街55号。行政区划调整后,李集镇行政区域面积为88.19平方公里,人口7.46万人。
截至2021年,灌南县下辖11个镇。[12]
11个镇:北陈集镇、张店镇、孟兴庄镇、汤沟镇、李集镇、百禄镇、三口镇、堆沟港镇、新安镇、新集镇、田楼镇。[12]
灌南行政地图
乡镇列表
乡镇名称 | 面积 | 人口 | 邮政编码 | 政府驻地 |
新安镇 | 144平方公里 | 1.7万 | 222504、222599 | 新安镇新东路 |
百禄镇 | 107.5平方公里 | 6.7万 | 222511、222512 | 百禄街 |
堆沟港镇 | 155.48平方公里 | 8.6万 | 222522、222523 | 五队街 |
新集镇 | 119平方公里 | 7.2万 | 223500、222501 | 新集街 |
田楼镇 | 109.1平方公里 | 7.7万 | 222521 | 三兴居委会三兴街 |
三口镇 | 87平方公里 | 6.2万 | 222503 | 三口街 |
张店镇 | 56平方公里 | 4.0万 | 222533 | 张店居委会 |
北陈集镇 | 58平方公里 | 4.2万 | 222534 | 北陈集街 |
孟兴庄镇 | 72平方公里 | 6.1万 | 222531 | 孟兴庄街 |
汤沟镇 | 33.8平方公里 | 2.94万 | 222535 | 葛集村 |
李集镇 | 88平方公里 | 6.6万 | 222505 | 李集村 |
乡镇名称 | 面积 | 人口 | 邮政编码 | 政府驻地 |
新安镇 | 144平方公里 | 1.7万 | 222504、222599 | 新安镇新东路 |
百禄镇 | 107.5平方公里 | 6.7万 | 222511、222512 | 百禄街 |
堆沟港镇 | 155.48平方公里 | 8.6万 | 222522、222523 | 五队街 |
新集镇 | 119平方公里 | 7.2万 | 223500、222501 | 新集街 |
田楼镇 | 109.1平方公里 | 7.7万 | 222521 | 三兴居委会三兴街 |
三口镇 | 87平方公里 | 6.2万 | 222503 | 三口街 |
张店镇 | 56平方公里 | 4.0万 | 222533 | 张店居委会 |
北陈集镇 | 58平方公里 | 4.2万 | 222534 | 北陈集街 |
孟兴庄镇 | 72平方公里 | 6.1万 | 222531 | 孟兴庄街 |
汤沟镇 | 33.8平方公里 | 2.94万 | 222535 | 葛集村 |
李集镇 | 88平方公里 | 6.6万 | 222505 | 李集村 |
灌南县地处北纬33°59′至34°27′、东经119°07′至119°48′之间,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北翼,江苏省东北部,灌河流域下游,淮安、连云港、宿迁、盐城四市交界处,东接仙鹤神鹿之都盐城,南连周恩来故里淮安,西邻项王故乡宿迁,北望大圣故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堡—连云港;东部濒临黄海,与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家隔海相望。县政府驻地新安镇位于县境中西部,北离首都北京约 847公里,南距省城南京270公里,东南离国际大都市上海453公里,离苏州379.8公里,北距连云港市城区70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71公里,南北30公里,县域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8.72公里,拥有海域面积1160多公顷,水域面积263平方公里。
灌南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高程西南部达5.9米,东部2.0米,地面坡降1/18000,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地形西宽东窄。
灌南县地处暖湿带向亚热带的湿润地区,属暖温湿性季风气候,太阳年辐射总量约为118.0kcal/cm,日照时数平均为243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5%左右。灌南县年平均降水949.99毫米。2012年,全年平均气温14.0℃。极端最高气温36.0℃,出现在7月29日和30日两天。极端最低气温-9.8℃,出现在1月23日。年降水量910.0毫米,比常年平均年降水量922.3毫米偏少12.3毫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5天,出现在6月28日至7月2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59天,出现在2011年12月9日至2012年2月5日。年蒸发量1316.4毫米,较常年年蒸发量1426.3毫米偏少109.9毫米。年日照时数1853.4小时,较常年年日照时数2316.6小时偏少463.2小时。全年无霜期219天。
灌南灌南县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13]河流水质清澈。境内现有流域性河道两条:新沂河、灌河。区域性骨干河道14条,中型涵闸1座,小型挡潮闸58座,大沟级以上涵闸382座。不计地下水资源,平均年份水资源总量达65亿立方米,其中上游下泄水量达57.66亿立方米,本地径流量2.73亿立方米,回归水3.73亿立方米。其中灌河堆沟以上流域面积达7273平方公里,支流众多,水量丰沛。为防汛抗旱和观测需要,在灌河及其支流设立燕尾港、响水口、龙沟等12座永久性水位、水文观测站。由降水而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年平均为2.7亿立方米。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且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枯水年的降水量只有丰水年的60%~70%。
灌河美景灌南县淡水、海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4条淡水主干河,长380公里。丰富的水资源形成的40多万亩水域可进行多种水产品养殖。全长74.5公里的灌河是河运、建港、造船业的黄金水道。东部的黄海海域是捕捞、海水养殖和化工制盐的理想之源。
灌南土地为海水冲积平原,土壤集海、陆多种微量元素于一体,在此土地上出产的农副产品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灌南县地势一马平川。现有耕地分5个土属,16个土种,土壤肥沃污染较少。
2012年,灌南县拥有林地面积37.8万亩,林业实现总产值1.53亿元,活立木总株数3000万株,林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40万立方米,林木年伐量25万立方米,林网化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26.95%。完成成片造林3万亩,完成农田林网建设12万亩,四旁植树420万株。
新扩花卉苗木8000亩。增长8.36%。冠台花卉生产蝴蝶兰、凤梨等高档盆花计105万盆,连禾科技生产一品红30万盆,新春园艺生产红掌等高档盆花计75万盆,义金科技生产大花蕙兰50万盆。
灌南县有中药材品种有板蓝根、元胡、甜菊、白术、红花、丹参、杭白菊等。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品种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横贯8个乡镇的万亩沂河淌是天然草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灌南县常住人口为61.23万人。[7]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任瑜 |
县委副书记 | 苏卫哲、马伟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刘盾 |
副主任 | 张友明、周文生、陶必林、巩红梅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苏卫哲 |
副县长 | 金耀、邹鹏、曹伟、李秀云(女)、李勇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廖朝兵 |
副主席 | 王苏东、潘龙飞、韩亚平(女)、韦丹丹(女) |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灌南县人民政府[14][15][16][17][18]、澎湃新闻[19]。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任瑜 |
县委副书记 | 苏卫哲、马伟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刘盾 |
副主任 | 张友明、周文生、陶必林、巩红梅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苏卫哲 |
副县长 | 金耀、邹鹏、曹伟、李秀云(女)、李勇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廖朝兵 |
副主席 | 王苏东、潘龙飞、韩亚平(女)、韦丹丹(女) |
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71.70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47.25亿元,增长4.5%。人均GDP达60041元,比上年增加4644元。年末城镇化率为52.7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45.0:38.6。受化工企业停业整顿影响,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019年末,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946户,年末实有私营企业6390户;新增私营企业雇工人员707人,年末达到34932人。新增个体工商户5819户,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37138户;新增个体从业人员12093人,年末达到67000人。[20]
2019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17亿元,可比价计算增长8.1%。其中,农业产值68.26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1.98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18.06亿元,增长21.0%;渔业产值11.65亿元,增长18.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3亿元,增长3.1%。
2019年全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37万亩,增加0.32万亩,增长0.25%,粮食总产量63.86万吨,增加0.27万吨,增长0.4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78万亩,总产量0.13万吨,下降30%。蔬菜播种面积27.80万亩,总产量111.3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3.93万吨,增长1.12%。生猪出栏53.73万头;家禽出栏196.84万羽。完成肉类总产量40105吨,禽蛋产量近7070吨。
2019年财政专项资金总投入2550万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4500亩、葡萄200亩、淮山药400亩,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1个,带动15个经济薄弱村年增收149万元,带动198个低收入农户增收71万元。新增家庭农场68家,进入省示范家庭农场名录2家,获得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新增农民合作社39家,获得省级农民合作社8家,市级农民合作社6家。
2019年新增收获机械345台,大中型拖拉机46台,耕整地机械96台,手扶式插秧机539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47台,育秧流水线12台,喷杆喷雾机35台。种植机械化水平达94.8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99.57%,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70.4%。
2019年,全县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共实施造林3.55万亩;完成湿地保护率的确认,湿地保护率为51.88%,森林覆盖率为26.33%;完成省级绿化示范村10个;落实秋季造林地块1000余亩,计划成片造林600亩;制定河堤绿化规划总体方案,规划绿化面积5050亩,计划秋季实施1100亩。[20]
2019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2.03亿元,同比增长6.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0%、降幅收窄2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1亿元,同比下降15.5%、降幅收窄46.01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4.9亿元,同比下降15.1%。工业用电量20.0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工业应税销售收入338亿,同比上升7.3%;工业增值税8.2亿元,同比下降4.4%。
2019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48亿元,同比下降36.30%,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9.74%,比上年下降6.35个百分点。
2019年,全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9.01亿元,同比下降17.8%,实现增加值38.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7.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31.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6%。年末全县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2家(劳务分包除外),其中,一级资质企业1家,二级资质7家,三级资质及以下14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1.85万人,同比下降36.4%。[20]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县共完成全部投资140.71亿元,同比增长12.2%;工业投资72.22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技改投资22.16亿元,同比增长3.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1.37亿元,同比增长12.4%;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13.16亿元,同比增长19.5%;房地产投资30.12亿元,同比增长25.3%。
2019年,全县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30.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87.0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商品房销售额39.70亿元,比上年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4.67万平方米,比上下降16.7%,销售额37.23亿元,比上年下降23.3 %。
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
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97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22.03亿元,同比增长1.0%。分地域看,城镇92.65亿元,同比增长10.1%;乡村25.31亿元,同比下降9.3%。分行业看,批发业45.92亿元,同比增长50.6%;零售业55.49亿元,同比下降12.3%;住宿业1.24亿元,同比下降23.3%;餐饮业15.31亿元,同比下降8.2%。
2019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74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其中,出口1.36亿美元,同比下降7.7%,进口0.37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0.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9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72.63亿元,同比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2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税收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7.4%。全年实现财政总支出93.50亿元,下降-3.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33亿元,增长7.3%。其中,教育支出8.01亿元,下降13.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0亿元,增长15.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54亿元,下降0.2%;节能环保支出4.53亿元,增长240.3%;农林水支出7.55亿元,增长0.4%;住房保障支出3.02亿元,下降37.7%。
2019年,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79.82亿元,比年初增加9.1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50.30亿元,比年初增加16.96亿元。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45.76亿元,比年初增加30.2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53.59亿元,比年初增加28.13亿元。
2019年,全县保费收入7.16亿元,增长1.0%,其中,财产险收入2.37亿元,增长14.1%;人寿险收入4.8亿元,下降4.4%。赔付支出1.61亿元,增长23.4%,其中,财产险支出1.43亿元,增长24.5%;人寿险支出0.18亿元,增长15.0%。[20]
连云港市灌南县百禄镇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区,具有江淮方言的一些共性特征.目前灌南县百禄镇方言共有五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入声逐渐舒化,且有并入阳平的趋势。
灌南县特产有五妙水仙膏、、紫花苦菜、淮山药、草鸡蛋、红掌、有机浅水藕、七品鲜菇、淮牌四豆、解暑养颜羹、风味凉拌菜、虾籽、小肉狗、杏鲍菇、西湖荡大闸蟹、毛脸凉粉,汤沟酒等。
毛脸凉粉
毛脸,又名:毛脸家。毛脸凉粉:灌南特产。中华老字号。江苏著名豆制品品牌!是连云港市的传统名特产,始创于清初康熙十三年间,即公元一六七四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风景旅游胜地连云港-海州!现坐落于灌南县!据说当时往来商人凡是路过此地:必吃毛脸做的豆制品!尤其是绿豆制作的凉粉!口味堪称一绝!当时还一时被称为“养生粉”!
汤沟酒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是古人对汤沟酒的赞誉。汤沟酒无色透明、容香浓郁、酵甜甘冽、回味持久。汤沟系列酒曾8次获全国金奖,15次获银奖,4个产品通过国家方圆标志的认证。在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汤沟特曲力挫群雄,被评为第5名,原8大名酒有4个评在其后。1984年汤沟酒还被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选中,带到南极饮用。
有机浅水藕
适用于烦渴、酒醉、咳血、吐血等症。妇女产后忌食生冷,惟独不忌藕,就是因为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故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熟藕,其性也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补五脏,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灌南县绿色食品浅水藕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批准列为国家第6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灌南2019年,全县累计完成绿化838万平方米,清理污染源95个,整治沟塘1600余处,清理住家船50余艘;砍伐影响连镇铁路沿线安全高大树木6221棵、竹子115平方米,拆除彩钢瓦房等附属物33处、1866.42平方米;拆除环评线内房屋8户。完成157个非法码头拆除整治工作;新增清扫机、洒水车等养护机械12辆。完成航道巡航里程2285公里,查处涉航侵权案件6起;检查船舶2216艘次,完成船舶检验120艘次;妥善处置灌河航道盐灌船闸下游航段2次重载船舶搁浅事件,救助船舶28艘次。[20]
灌江口大桥灌南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过境干线公路主要有204国道、233国道,327省道、326省道(沭阳—陈港)和345省道(灌南—堆沟港)、临海高等级公路(连云港—南通);长深高速公路位于灌南城西,设灌南、灌南南两个高速进出口;沿海高速位于灌南县田楼镇长茂街东两公里,设灌南东高速进出口,很大的方便了灌南群众的出行。
灌南县现无铁路,但陇海铁路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离灌南仅40分钟车程,新长铁路淮安站、沭阳站与灌南也都在一小时车程内。
此外规划建设的连淮扬镇铁路在灌南设灌南高铁站,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小时(发展时速300公里/小时),途径连云港、灌云、灌南、涟水、淮安、扬州终到地为镇江,接入沪宁高铁、京沪高铁以及青连铁路,将会到达上海、南京、苏州、杭州、青岛等大中城市。
宁淮城际铁路通过连淮扬镇铁路连云港至淮安段延伸到连云港,从而形成宁淮连城际铁路,将来灌南以及沿线城市可以直达南京,无需绕道镇江。
连盐铁路是沿海铁路江苏段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该铁路途径连云港、灌南、响水、滨海、阜宁,终到盐城,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在灌南田楼镇设置货运站。建设中的响水站距离灌南县东部乡镇平均25分钟车程。
淮安涟水机场(距离城区40公里,约40分钟车程)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距离城区48公里,约50分钟车程)
盐城南洋国际机场(距离城区177公里,约2小时车程)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距离城区280公里,约3.5小时车程)
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规划中,建成后仅次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灌南美景(7)灌南县的东大门堆沟港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海陆交通便利,处在中国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环勃海经济带的交汇点,苏北黄金水道灌河、新沂河贯穿全境与黄海交汇。北与灌云县的燕尾港,南与响水县的陈家港形成一个“金三角”,具有河面开阔、深泓贴岸、地质坚固、微冲不淤、避风条件良好等优势。2012年,灌南县人民政府对灌河口外的入港拦门沙继续进行清理,使得堆沟港口成为具备万吨轮自由进出的天然良港,是苏北诸港中独具特色的港口。堆沟港还具有兴建大型港口、电厂、造船厂的条件。
灌南县2019年,完成棚户区改造105万平方米,依法拆除遗留户48户,新增净地800亩。颐高广场建成运营,恒基广场、金融中心A座主体完工,16个高品质住宅小区相继建成。完成盐河、周口河、西悦来河水系连通工程,建成东悦来河、郑于河等滨水风光带,新增城区绿地40万平方米。新改建城区道路19条,打通海州北路、常州南路等断头路6条,铺设污水管网26.9公里、燃气管网40公里,实施杆线入地44公里。优化改造盐河三桥交通节点,337省道改造快速推进,235省道西延段建成通车。连镇铁路连淮段开通运营,高铁站房、站前广场、集疏运道路同步建成,汽车客运站主体完工,灌南迈入高铁时代。
2019年,全县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0.77亿元,增长2.5%。邮政业务总量实现1.01亿元,增长23.7%。实现电信业务收入4.08亿元,增长5.2%。固定电话用户4.8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58.32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19.72万户。[20]
2019年,帮助企业引进相关技术人才208名(包括“三区”科技人员39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69名),对照省市“双创计划”申报要求,申报省“双创人才”6名,省“科技副总”3名,市“双创人才”6名, 市“科技副总”4名。全年有江苏珀然等25家企业获研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资金139万元。有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优惠金额2792万元;有33家企业享受加计扣除,加计扣除备案8124万元。[20]
2019年末,全县在职教职工人数10688人,其中专职教师899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0.71万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04万人;普通初中30 所,在校学生2.77万人;小学76所,在校学生6.3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在校学生0.02万人;幼儿园99所,在园儿童2.6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参加高考人数2914人,专科以上录取人数2509人,其中本科1308人。[20]
中专院校: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
主要高中: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四星级高中)、灌南县第二中学(三星级高中、四星级待建)、灌南华侨双语学校(高中部、私立高中、三星级)、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三星级)
主要初中:江苏省灌南县初级中学、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初中部)、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初中部)、灌南县实验中学、灌南华侨双语学校(初中部)、灌南光明实验学校、灌南县扬州路实验学校
主要小学:灌南县实验小学、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小学部)、灌南树人实验学校(小学部)、灌南华侨双语学校(小学部)
2019年,新增图书4008册,新办图书证812个,接待读者10063人次,外借图书达16003册次,新建自助阅读吧5个。送书下乡达2.5万册、杂志1560本。举办大中型广场文化活动近50场、系列文化演出展览活动18场次、送戏下乡256场次、送电影下乡2380余场次、送书下乡25000余册。举办市民免费授课的各类培训班近300期;收集新创文艺作品70多件。获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7人、市非遗传承基地7处。遴选14个非遗和文化产业项目参加第11届中国连云港文化和旅游产品博览会,提高全县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019年,向江苏省体校输送2名优秀运动员,向市体校输送运动员21人,输送人数全市前列。各俱乐部、中小学体育团体屡获奖项。灌南籍运动员获省以上体育比赛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7枚。实现体彩销售5042万元。
2019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81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6个。卫生机构床位3051张,其中医院1739张,卫生院1312张。卫生技术人员52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52人,注册护士2481人。2019年,招录医学人才42名,每万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5.2、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77,每千人口床位数6.13。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8人,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9人。全县网上采购药品较去年上升28%,整体配送率97%,验配比99.5%。全年县域基层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达88%,县域内就诊率(门诊加住院)达95%。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80个,服务人群覆盖率达40.9%,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