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的健康,在一定时期内所投入或消耗的经济资源。损害和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有生物、环境、社会、心理等多方面;保护和增进健康要通过医疗卫生、遗传因子、饮食营养、体育运动、生态环境、道德修养、生活方式等多种渠道来实现。健康投资从广义上说是上述各方面的资源消耗。狭义的健康投资即卫生事业消耗的经济资源──卫生费用。医疗卫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是社会健康投资的主体部分。
健康投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卫生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一个尺度。 反映健康投资水平的指标有: ①卫生人力资源。专业卫生人员总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②卫生物力资源。卫生机构总数,每千人口病床数。 ③卫生财力资源。卫生费用总额,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人均卫生费用。 投入一定量卫生费用所取得的健康成果,即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程度,是健康投资的经济效益,即卫生经济效益。讲求卫生经济效益的核心是达到同一健康水平所需卫生费用的节约。
提高卫生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有: ①有计划、按比例地分配卫生费用,建立卫生事业的合理结构。 ②采用先进卫生技术,实现卫生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统一。 ③按照科学管理原则管理卫生事业,改革卫生管理体制。 ④改革医疗保健制度。
卫生经济效益按其评价的范围分为: ①卫生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一定卫生费用达到的死亡率的降低,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由此减少的劳动时间损失和增加的劳动时间所多创造出来的国民收入额。 ②个别卫生技术措施的经济效益。卫生技术过程中的费用与效果的比较。 ③卫生机构的经济效益。卫生服务的资源消耗、资源占用与卫生服务成果的比较,实际提供的卫生服务量和计划服务量的比较等。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是一种积累;消费则多是为了享受,是一种消耗。 在人们处于相对健康时,为健康而进行的支出,往往是一种健康投资。而在发生疾病时则是为了改善病症,恢复健康而进行的健康消费。可以说人们在一生中或多或少地都在为健康进行投资和消费,只是往往不太意识到而已。 对健康的投资实际上是为了减少对健康的消费。对为了维护健康,或在亚健康状态时买的保健品,以及为保持健康状态而进行的持续运动、健身等支出,在个体行为上是产生了消费行为,但由于其结果是促进健康,而实质上是一种健康投资。人们往往因为这是一种费用支出,就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消费,而忽略了其结果是健康,是一种健康投资。就如同对待健康体检,一般认为这是一种消费,是一种费用支出, 而忽略了其帮助自己认识自身的健康状况,以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健康这一结果,将其简单视为消费而非投资。试想,到目前为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除了健康体检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健康消费则是在疾病产生后,为恢复健康而产生的费用支出。这种消费是一次性的,在恢复健康后就不再进行。这种消费会因为造成疾病的原因不同而支出不同,其差别很大。其中的某些疾病(一般是慢性疾病、恶性疾病)的支出是巨大的,是预防这些疾病而进行的健康投资费用的100倍左右。 健康投资与健康消费都是必须的。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健康投资,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缺乏持续的健康投资,是没有意义的。而健康消费是一种被迫性的行为,只要有经济基础,就会进行消费。因此,健康投资和健康消费是一个人维护健康的一生都必须做的事情,二者不可偏废。 美国的健康管理现状---健康管理效益的直接经济学指标 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迅速。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健康管理服务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艾鼎敦博士曾经提出:美国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及个人都有这样一个秘密,即90%和10%。具体地说就是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 由此可见,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1]。
在我国,企业对员工实现健康管理的形式还并不普遍,在国外,就美国来说,很早就开始发展了。例如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自1987年起,就开始为员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已覆盖了5万人群,其对高血压、高血脂、超重、糖尿病、疲劳状态、缺乏锻炼、吸烟、哮喘、忧郁症及精神压力10个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除了使人群的健康指标有了很大改善外,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经济指标效益费用比是3.24:1。即在健康管理上每花费1美元可以收到3.24美元的效益。其中高血压4.29:1,高血脂5.25:1,戒烟2.24:1,体重1.69:1,而这些健康危险因素以往每年要为公司增加近4000万美元的支出。
专家研究指出,健康和企业生产力的管理是美国产业国际领先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影响美国生产力的因素包括健康和国家劳动力的活力。目前美国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普遍接受了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国际上有许多数据显示,企业前期投入使员工健康状况改善使工作效率提高,其回报远大于对员工医疗的投资。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1元钱,相当于减少3至6元医疗费用的开销,健康管理能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员工人均年产出总值提高50%以上,如果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回报,实际效益达到投入的8倍。
美国密西根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艾鼎敦经20多年的研究得出: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另外,由于实行了健康管理,企业员工不仅减少了自身患病的概率,也会通过对家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而降低他们的患病可能性。减少了其为照顾家人的健康事假工时,减少了因此而给企业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通过实施健康管理,企业员工更能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更富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更能吸引优秀的员工加盟企业,从而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创新思路。
因此,对企业员工开展健康管理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