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痘夫人胡氏 梳洗夫人张氏
教食夫人刘氏 白花夫人曹氏
养育夫人邓氏 血刃夫人周氏
转花夫人宁氏 送子夫人谢氏
大笑姑婆祝氏 剪花夫人吴氏
红花夫人叶氏 小笑姑婆黄氏
羊刃夫人苏氏 濑花夫人林氏
保胎夫人陈氏 教饮夫人梁氏
教行夫人黄氏 腰抱夫人万氏
栽花夫人杜氏 送花夫人蒋氏
所谓“花”,是指胎儿、婴儿。“白花”指男孩,“红花”指女孩。“转花”是指女转男。这里的子孙娘娘众多,分工细致,从投胎、怀胎、定男女、保胎,直到分娩、养育,乃至吃、喝、梳洗、行走、去病等无所不包,所以很受人们、特别是妇女们的欢迎与崇拜。正如清道光时《佛山忠义乡志》卷十四所说:“金花会盛于省城河南,乡内则甚少。惟妇人则崇信之。如亚妈庙各处,内有十二奶娘,妇人求子者入庙礼拜,择奶娘所抱子,以红绳系之,则托生为己子,试之多验。然年卒不少。”
再如北京著名的东岳庙内的娘娘殿中,九位子孙娘娘分三组奉祀:
左引蒙娘娘(左)
斑疹娘娘(中)
乳母娘娘(右)
中子孙娘娘(左)
天仙娘娘(中)
眼光娘娘(右)
右催生娘娘(左)
培姑娘娘(中)
送生娘娘(右)
台湾的子孙娘娘叫注生娘娘,“注生”是执掌生育之事。这位注生娘娘是从大陆传过去的,原为福建的临水陈夫人,又被当作妇女难产之神。福州的注生娘娘庙在主神两侧竟有三十六婆祖,而台湾和福建其它地方的注生娘娘庙中的婆祖一般为十二位。天津天后宫中的子孙娘娘也很有代表性:正殿中的主神是天后圣母,左右则是她的化身娘娘,名曰眼光娘娘、子孙娘娘、耳光娘娘、斑疹娘娘、千子娘娘、引母娘娘、乳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