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息债权

目录导航

定义

债券按付息方式分类,可分为付息 债券、 贴现债券、 零息债券、 固定利率债券 、 浮动利率债券 。

付息债券又称 分期付息债券和 息票债券,是指在债券券面上附有 息票的债券,或是按照债券票面载明的 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 利息的债券。 息票上标有 利息额、支付利息的期限和 债券号码等内容。持有人可从 债券上剪下息票,并据此领取 利息。付息债券的 利息支付方式一般会在偿还期内按期付息,如每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

这是一种 长期债券,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这种 债券的特点是,债券发行人每年或每半年按 票面利率支付持券人利息,到期时归还持券人本金。

付息债券计算价格公式

其中:

P为 债券价格,单位:元/百元面值;

C= 票面利率(年%)×面值(元/百元面值);

i为买方收益率,单位:年%;

n为买方自买入至持有 债券到期整年 利息支付次数,不足一年部分不再计算;

d为从买方自买入 结算日到下一个最近的利息支付日的天数;

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其中:

P= 息票债券价格

C=年 利息支付额

F=债券 面值

n=据到期日的年数

对于一年支付一次利息的 息票债券,我们有下面的结论成立:

1、如果 息票债券的 市场价格= 面值,即 平价发行,则其 到期收益率等于 息票利率。

2、如果 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 面值,即 折价发行,则其 到期收益率高于 息票利率。

3、如果 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面值,即 溢价发行,则其 到期收益率低于 息票利率。

息票债券的识别标志

息票债券必须有三个显著的识别 标志:

1、 发行债券的公司或政府机构。

2、 债券的到期日。

3、 息票利率,即以 债券面值的百分比表示的年支付息票利息的 金额。

付息债券的兑付

付息债券在发行时明确了 债券票面利率和 付息频率及付息日,到 债券到期日时,偿还最后一次利息和本金的债券。在 中央结算公司办理托管的 附息债券,在债券附息日时,发行人委托中央结算公司通过 转帐方式向投资人办理债券附息兑付。

付息 债券每次付息时需要进行债权登记,一般每次付息日的前一个营业日为债权 登记日, 债券登记日日终前卖出的不享有本期利息。处于出押冻结状态或 回购未到期即待返售的 债券,本期利息归原持有人或回购方。在债权登记的付息过程中,发行人不迟于付息日上午将应付利息划至中央 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指定的银行帐户。付息日,中央 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按债权 登记日登记的债券托管名册所记载的各持有人的托管余额计算利息,并向持有人指定的银行帐户划付。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