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脱

蝉脱

目录导航

性状

蝉脱蝉脱全形似蝉,中空,稍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

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

头部触角多已脱落,复眼1对横生,略突出,透明。

额部突出,上唇宽短,下唇延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左右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前一对足粗壮具齿,后两对足稍细长,均被黄棕色细毛。

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尾部钝尖,由腹部至尾端共9节。

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

蝉脱图册蝉脱图册(2) 蝉脱图册蝉脱图册(2)

产地

蝉脱图册蝉脱图册(2) 蝉脱图册蝉脱图册(2)

种类

本种栖于山上竹林中。

主产于浙江龙游、奉化、余姚、安吉、临海,福建莆田、三明、永安等处,此外云南、四川亦有少量出产,主销广东及出口。

生药性状和蚱蝉蜕极相似,但色较棕红;腹部狭,腹部上端尤细;每节在近下缘处有一条显著或不显著的黑棕色横纹;尾端呈尖锐刺状;所附泥土极少或无。(照片中)

以个整齐、金黄色而透红光、无泥沙者为佳。

1、土蝉衣:

2、金蝉衣:

略呈椭圆形而弯曲,腿爪多相互抱拢。长约3.5cm,宽约2cm。全体黄棕色,半透明。头部横生二目,稍突出,额部具突出的黄棕色细毛。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胸部生足3对,前一对似螳螂爪,后二对稍细长,作两截形,足尖有细钩,均有黄棕色细毛。中部两旁具小翅两对,前对长,后对较短。背腹部圆而丰满有曲纹,末端钝尖。由腹部至尾部共分9节,每节均有棕色横纹。体轻而光亮。无臭,味淡。

化学成分

体较小,金黄色。背部裂口呈一字形开裂,腹狭长,环节单线,由腹部至尾端共七节,尾端尖。 

应用

1.黑蚱,蝉蜕含大量甲壳质及蛋白质、氨基酸、有机械到。含氮7.86%,灰分14.57%。  

 2.蚱蝉,蝉蜕内含甲壳质(chitin),蝶啶类色素;异黄质喋呤(isoxanthopterin),赤蝶(erythropterin),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以丙氨酸(alanine),脯氨酸(proline)和天冬氨酸(asparticacid)等最高;丝氨酸(serine),苏氨酸(threonine),谷氨酸(glutamicacid),β丙氨酸(β-alanine),酪氨酸(tyrosine)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次之;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较低;缬氨酸(valine),鸟氨酸(ornithine),蛋氨酸(methionine)等量最低。并含可溶性钙。3、华南蚱蝉,蝉蜕含高含量甲壳质蛋白质,以及L-缬氨酸(L-valine),γ-氨基丁酸,酪氨酸(tyrocine),谷氨酸。含三磷酸腺苷酶。

词条图册

1、用于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有表证者,可与荆芥、薄荷、金银花等配用;表里热盛者,并用石膏,以清解表里之热。风热所致的失音、咽痛,则常与胖大海同用。

2、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以及风疹、风疹块,皮肤搔痒。前者,常配牛蒡子、薄荷、葛根等以透发麻疹;后者,常配白蒺藜、荆芥、防风等以祛风止痒。

3、用于风热目赤或翳障。前者,常与菊花、木贼、白蒺藜配伍,以疏风明目,如菊花散;后者,常与石决明、赤芍、当归等配伍,以退翳明目。

4、用于破伤风和小儿惊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常与天麻、全蝎、天南星配伍,如五虚追风散;小儿惊风,发热、抽搐者,可与钩藤、僵蚕、黄芩配伍,以清热息风。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3—9克。用于息风止痉,可用至30克。

研究:

含大量甲壳质。

有镇静作用。能降低反射反应和横纹肌紧张度,并对神经有阻断作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