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足

尖足

目录导航

治疗方法

尖足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痉挛引起的。尖足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有可能会造成踝关节挛缩、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继发问题。

按肌张力异常情况分类采用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估脑瘫患儿的功能缺陷后因人而异进行综合治疗。功能训练是脑瘫康复治疗的核心,根据患儿生长发育规律,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建立正常的反射通路,抑制病理反射及异常姿势。

长期的运动功能强化训练可以促使神经细胞恢复,发挥残存细胞的代偿功能。按摩根据经络学说,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痉挛,改善局部供血,促进代谢,同时兴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捏脊刺激相应区域脊神经根,兴奋末梢神经,反馈引起中枢神经兴奋。

水疗是利用水的浮力作用,减轻重力,在浮力的作用下,脑瘫患儿的四肢关节和脊椎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心重力的直接冲击,有利于纠正不良习惯和姿势。蜡疗可以使脑瘫患儿局部毛细血管明显扩张,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活跃,再生过程加强,使挛缩的肌腱软化松解,从而达到扩大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的作用。

注意事项

脑瘫患儿康复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疗效更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病情越轻,效果越好。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康复效果越好。康复效果与家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成正比。在可塑性较强的发育早期即进行康复治疗,大部分患儿完全可能恢复正常,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个别恢复较慢的患儿伤残程度亦相应较低。

康复训练

3—6个月为翻身发育期。翻身发育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项:

A、颈立直反射动作,主要见于新生儿,是在Moro反射与颈立直反射支配下,由于肌紧张分布差造成的。

B、头背屈曲,角弓反张:翻身动作从肩向一侧回旋开始,按脊柱伸展,头背屈呈角弓反张位,多只能翻至侧卧位。

C、自动翻身:属皮质下支配,多无目的性,以骨盆带抬高,躯干屈曲开始,可完成整个翻身动作。

D、有目的的翻身:在皮质的支配下有目的性翻身,肩与骨盆可同时向一侧回旋,并可成四爬位或坐位,动作可灵活调节。

不会翻身,发育多停留在A项或B项,说明处在原始反射支配下,中脑和皮质水平的立直和平衡反应未发育成熟。

常用翻身训练

(一) 训练时,将患儿取仰卧位,训练者也可用双手分别握住患儿两臂上举过头,将两臂左右交叉,从而带动患儿身体向两边侧转身。

(二) 患儿取仰卧位,训练者,训练者握其两脚踝部,向左翻时,右腿曲向左侧扭动,并同时逗引其头向左侧旋转,这样身体的重心就随着头,腿的带动翻过来,这样很好得训练了肢体的转移重心,上下肢得以协调。

(三) 患儿取仰卧位,训练者握其两脚踝部,让患儿向左翻身时,使患儿右腿屈曲,跨过左腿中线,使左臂屈曲,并逗引其头部慢慢向左倾斜使患儿身体随着球的滚动来完成翻身动作。

(四) 患儿横躺在楔形垫的斜面上,斜面可以辅助患儿躯干的旋转。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