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模型(3)钻石模型又称“钻石理论”,是对“国家竞争力”的规范解释,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M.波特(M. Porter),“钻石理论”重要之处在于说明了“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就在厂商的竞争力。波特十分重视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推进企业的国际化,不仅能增强厂商的竞争力,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1)因素条件 对某个国家而言,熟练的人力资源或者技术资源不是继承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比如,某个时间段里所累积的因素,他们发展以及展开的扩张比起这些因素更加重要。生产因素的局部不利带来的是革新。劳动不足或者天然资源的不足,这类的不利的条件使得企业加快对新手段的开发过程。这些革新,最后就变成了国家的相对优势。 (2)需求条件 波特认为,相关国家的消费者的特性,比起市场的大小更加重要。 (3)相关以及支援产业。 企业与相关产业以及支援产业等结成紧密的关系来进行生产。供给者与最终消费者相互靠近的话,决策传达就能更容易,更快。产业形成群集的话,国家竞争力能到的强化。 (4)企业的策略,构造以及竞争状况 某个国家喜好的经验方式与组织的形态,是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统合的结果。 比如,德国的企业,喜好等级性的阶级构造。但是意大利的企业,喜好中小企业,扩大的家族集团的运营。强力的竞争者的的存在,对竞争优势的创出,有着强力的促进作用。(5)机会 波特认为一些偶然性事件或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6)政府 波特认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去创造一个支持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环境 比如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行业产品或服务规格标准,影响客户需求状态。政府本身也常常是本国市场的主要客户之一。这些角色可能是产业发展助力,也可能是障碍。另外,政府应在开发高级要素和专业要素方面发挥政策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