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镇

三营镇

目录导航

历史建制

名称由来

三营街貌三营街貌明代,在北京、辽东、陕西和甘肃四个“苑马寺”中,固原设立了“陕西苑马寺长乐监”,专门负责马的养殖。同时,在固原以北沿清水河流域修建了八座营城,既是牧马士兵的宿营地,又是马厩。三营为第三营。

历史沿革

1929年以前,只有180多户,900多人。

抗战后,国家修筑了银平公路,三营的商品交易、加工业、手工业日趋活跃,使邻近的集市(如杨郎、黑城等)逐渐衰落,而三营集市则兴旺起来。

1958年,设三营公社。

1983年,改乡

1986年01月建镇。1996年,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辖三营、赵寺、孙家河、老三营、东塬、西台、海淌、唐湾、戴堡、鸦儿沟、马路、化坪梁12个行政村及第一、第二2个居委会。

2003年08月,撤销黄铎堡乡,并入三营镇。辖第一、第二2个居委会,东塬、西台、戴堡、唐湾、海塘、孙家河、赵寺、老三营、新三营、华坪梁、鸦儿沟、马路、黄铎堡、老庄、金堡、甘沟、农科、曹堡、白河、何家沟、北庄、黄湾、南城、羊圈堡、张家山25个行政村。

2011年08月,析设黄铎堡镇,将三营镇西部黄铎堡、甘沟、农科、黄湾、白河、张家山、羊圈堡、北庄、南城、老庄、金堡、曹堡、何沟13个村属黄铎堡镇,面积189.2平方公里,辖17个村、3.5万人,镇政府驻地设在黄铎堡村(即原黄铎堡乡政府所在地)。调整后的三营镇政府驻地不变,面积由288.3平方公里减少到179.9平方公里,所辖村委会由26个减少到13个,人口减少到3.4万人。

2012年,新成立移民新村金轮村,划归三营镇管辖。

行政区划

三营镇三营镇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东塬村、西台村、戴堡村、唐湾村、海塘村、孙家河村、赵寺村、老三营村、新三营村、华坪梁村、鸦儿沟村、马路村、甘沟村、团结村、安和村、广和村、金轮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营镇地处固原市原州区以北38公里处,清水河两岸。北邻黑城镇,东靠炭山乡和寨科乡,西邻黄铎堡镇,南接头营镇,总面积为172.58平方千米,地理位置为东经106°09’,北纬36°17’。

地势地貌

三营镇属黄河中游地区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之势,海拔在1509米~2072米之间。域内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以黄土丘陵为主,山多川少,梁峁交错,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经济

三营镇商品集散已初步形成了皮毛、肉类、畜禽蛋类、瓜果蔬菜、粮油等10个专业区15个种类1000余个品种,沿银平公路两侧形成了煤炭、汽配物流、粮油、活畜交易、建材、农副产品6大专业市场,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小商品集散地初具规模,镇区现有企业和个体商户1000多家。

2009年,三营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亿元(固原市近年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产值约1.1亿元,第二产业产值约0.1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0.75亿元;财政收入约35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特色主导产业以牛羊肉加工为主,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6735亩,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次。

2018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1354.66万元。收入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354.6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0万元。支出预算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66.9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0.8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7.9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5.3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5.20万元,农林水支出支出245.2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3.12万元。

2012年12月11日,三营中心集镇建设正式竣工。

社会事业

三营中学

鸦儿沟小学甘沟小学

交通运输

境内有宝中铁路、福银高速公路、银平公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物流畅通。全镇总面积172.58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著名人物

何桂琴,固原市回民中学教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