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1951年属第七区,1958年先后属红星、下六公社,1961年建港门公社,1963并入北坡公社,1979年复置港门公社,1983年易名港门区,1987年易名为港门镇。
【位置面积】位于东经109°46′,北纬21°13′。东接北坡镇,南邻乐民镇,西临北部湾,北连下六、草潭镇。距距遂溪县城70公里;湛江市区78公里。总面积91平方公里。
【地形土壤】地势较平坦,土壤多为黑色,宜种水稻、番薯等粮食作物。坡地面积较大,适宜种植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耕地面积50570亩。海岸线长18公里,近海滩涂面积1万多亩。
【资源优势】陆地有较丰富的高岭土资源;盛产大黄鱼、马鲛鱼、大虾、珍珠螺等海产品,大面积的海滩涂有待开发。
【区划人口】下辖12个村委会,100条自然村,其中纯渔业村委会5个。总人口35008人,其中农业人口34623人。
【基础设施】水陆交通十分方便。1993年石角港被定为国家二级渔港。大部分村庄用上了自来水;12个村委会实现村村通电话、通电;绿化率达65%,被省绿委称为“白天不见村,晚上不见灯”的镇。
【经济状况】港门镇立足本地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经济发展战略狠抓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社会多项事业不断进步。2006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6522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6036万元。甘蔗是该镇的支柱产业,2006年种植甘蔗4万多亩,总产量231160吨,总产值7300多万元。全镇现有渔船413艘,总吨位8672吨,总马力21324千瓦,远洋渔船73艘,远洋渔民738人,创外汇860美元,全年海洋捕捞量44093吨,总产值2.83亿元。海岸线长15公里,现有海水养殖面积1200亩,其中虾类1680亩,珍珠养殖175亩,墨西哥扇贝1300亩。水产养殖面积5300亩,产品产量51360吨,产值51185万元。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台商企业有20户,全镇非公企业总产值6988万元。
【文化状况】现有中学2所,小学1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影剧院2座,影剧场4座,文化室10个,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卫生设施齐全,多次被县市评为体育先进镇,2004荣获“全国体育先进镇”称号。
【招商引资】全镇个体工商户291户,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上的企业14家,3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6家,8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其中有港茂煤气站一间,加油站2间,广东远洋公司远洋渔船修理厂一家,湛江市顺益药材公司港门药材超市一间。森源胶合压板厂一家,其他木板厂2家。有虾苗场2 间,桉树林育苗场4个,全镇运输车辆150 台。引进中山侨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石角渔港疏浚港池围海造地建设渔民新村,2005年投资额775万元。2007年主动承接珠三角东莞内衣厂产业转移一间,投资近500万元,增加劳动就业达300人。
【农村概况】港门镇有12个村委会,100条自然村。
1、塘尾村委会。总人口2107人,区域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7亩。以甘蔗粮食种植为主,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该村委会12条自然村是:塘一、塘二、塘四、塘五、文车、塘墩、塘口、乒乓仔、坡仔三脚墩、边关上、边关下村。
2、货湖村委会。总人口1564人,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75亩,以甘蔗粮食种植为主,经济集体收入3.2万元,该村委会5条自然村是:货湖、梅录、后苏、进丰、牛角塘村。
3、西坡村委会。总人口3248人,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0亩,以甘蔗、粮食、蔬菜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该村委会15条自然村是:西坡、老陆、边连塘、坑口、老角、金鸡啼、老陈、打铁、思草、大由、平重仔、坡田尾、竹山仔、车路下、老林村。
4、吴家村委会。总人口2130人,区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96亩,以甘蔗、水果等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该村委会是1条自然村。该村被评为市生态文明村,村中1100多亩连片荔枝龙眼果林映衬,高楼路灯和硬底化村道纵横交错,十分靓丽。
5、港门村委会。总人口3394人,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60亩,以甘蔗种植贸易经营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该村委会14条自然村是:来角、来角仔、架落坡、港门圩、元塘、北龙塘、塘仔、猪塘东、猪塘西、后塘、后町、坑仔、打特塘、元四村。
6、新港村委会。总人口1180人,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亩,以甘蔗种植、海洋捕捞、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该村委会是下泊靶场区内迁移户,现居住1条自然村。2001年该村被评为广东省生态文明村。
7、枫树村委会。总人口5719人,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68亩,以甘蔗、粮食种植和林地养鸡等禽畜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该村委会19条自然村是:枫树、圩仔、后东、后南、竹上、竹下、迷债、横路、来东、来西、新洋仔、石滩、尚勤、荔枝、北地、灰埠、清寨、江屋、周元村。该村委会清寨村有一立寨为王统治一方的旧城墙遗址古迹。
8、北灶村委会。总人口3989人,区域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8亩,以甘蔗、粮食种植、海滩涂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该村委会14条自然村是:周屋、乾里尾、铺仔陆、上大潭、下大潭、旧屋埠、石盘、垌城、垌城尾、大塘东、大塘西、双绞寮、双陈、东海仔村。
9、黄屋村委会。总人口1094人,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亩,以海水对虾养殖、粮食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有1000亩连片高低位虾池基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该村委会2条自然村是:黄屋、谭常村。
10、石角村委会。总人口5938人,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7亩,以甘蔗种植、海洋捕捞、海水对虾、扇贝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有湛江市中心渔港——港门石角渔港一个(正在建设中),有集贸市场一个,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该村委会12条自然村是:排塘、芬塘、白泥塘、东塘、茅塘、起发、兴业、姓许、斑鸠、粟地、姓李、石角埠村。
11、港门埠村委会。总人口1530人,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5亩,以海洋捕捞、海水对虾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该村委会的4条自然村是:港门埠、埠仔、元塘仔、老吴塘村。
12、新城村委会。总人口1288人,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6亩,以海洋捕捞、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该村委会是下泊靶场移民迁居组合的1条自然村,也是湛江市生态文明村。该村委会与全国第二大陆军靶场下泊靶场接壤,该靶场区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一年四季多种部队荷炮实弹射击演练不断,也是一个军事观光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