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萍婆(3)假苹婆,梧桐科,苹婆属,别名 鸡冠木(茂名),赛苹婆,山木棉、狗麻。小枝幼时被毛。叶椭圆形、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9—20厘米,宽3.5—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钝形或近圆形,叶面无毛,背面几无毛;侧脉每边7—9条,弯曲,在近叶缘处不明显连结;叶柄长2.5—3.5厘米。圆锥花序腋生,长4—10假苹婆花序厘米,密集且多分枝;花淡红色;萼片5枚,仅于基部连合,向外开展如星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钝或略有小短尖突,长4—6毫米产面被短柔毛,边缘有缘毛;雄花的雄蕊柄长2—3毫米,弯曲,花药约10个;两性花的子房圆球形,被毛,花柱弯曲,柱头不明显5裂。蓇葖果鲜红色,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7厘米,宽2—2.5厘米,顶端有喙,基部渐狭,密被短柔毛。种子黑褐色,椭圆状卵形,直径约1厘米。花期4—5月。 整株树高达20米,树冠广阔。夏初开出淡红色的花朵。有的树7-8月会全株落叶,秋季为果熟期,果鲜红色,相当艳丽。[1]
假苹婆与苹婆长得很象,但也不难区别:苹婆的叶子为阔矩圆形至矩圆状椭圆形,比假苹婆的叶子阔得多,长8-25厘米,宽5-15厘米。假苹婆的叶子为椭圆状矩圆形,近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5-7厘米。苹婆的果实一般每荚有籽1至3粒,大小介于蚕豆与鸽蛋之间,比假苹婆籽大得多。假苹婆果的果实一般每荚有籽5至7粒,大如花生米。另外,苹婆枝叶比假苹婆更为浓密,几乎不透阳光。
山谷溪旁 ,喜阳光充足、湿润的地方生长,抗风力强,叶可治跌打。多分布在山野间,尤以风水林中最为常见。
海外分布:缅甸;泰国;越南;老挝
国内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原产我国华南和西南中南半岛,为湛江市的主要乡土树种。
秋季结果累累,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枝条上的皮可作织麻袋的原料。
树干通直,树冠球形,翠绿浓密,果鲜红色,下垂,观赏价值高,可作园林风景树和绿荫树,属十分优良的观赏植物。假苹婆蓇葖果近年已在城市绿化中广泛应用,适应城市环境。宜用作庭园树、行道树及风景区绿化树种。
药名:假苹婆 [2]
拼音:JIAPINGPO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假苹婆的叶。
功效:散瘀止痛。
主治: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青紫、肿胀等症。
性味归经:辛,温。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6一12克,冷水煎、亦外洗。
别名:赛苹婆(《中国树木分类学》)、鸡冠木(广东)、红郎伞(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
假萍婆果实假萍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