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接种后第2周即可产生抗体,4周后达高峰。免疫力可维持1年以上,用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预防,接种对象为本病流行地区的居民及拟进入该地区的人员。该疫苗不能提供完全保护但可以减轻病情。因灭活疫苗不能提供完全保护,新型疫苗的研制一直在进行,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包含活立克次体(E株)和可溶性抗原的疫苗以及减毒E株活疫苗和死活混合疫苗。
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有局部红肿、压痛,偶有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均可自愈。有急性病、高热、严重肾炎、糖尿病、心脏病、活动性结核、支气管哮喘、恶性肿瘤患者及孕妇、月经期和过敏体质者禁用。
该品系用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滴鼻感染小白鼠,取肺经研磨后加甲醛溶液将立克次体杀死,经纯化浓缩制成。用于预防斑疹伤寒。[1]
(1)重点使用于有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 (2)皮下注射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3)初次注射该疫苗者,需注射3次,每次间隔5~10天。注射用量如下表:
15岁以上 | 15岁以下 | |
第1针 | 0,5ml | 0,3~0,4ml |
第2针 | 1,0ml | 0,6~0,8ml |
第3针 | 1,0ml | 0,6~0,8ml |
1年后进行加强免疫,注射剂量与第3针相同。 [2]
(1)患有急性疾病及高热者;有显著症状的肾炎、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及心脏病者;妊娠后半期及月经者;过敏体质及有支气管哮喘史者,均不得注射。 (2)注射后反应轻微,注射部位略有短暂疼痛或轻度红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