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除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

目录导航

原理和方法

1 利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是80年代后半期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发展起来的80年代初

胚胎干细胞ES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成功奠定了基因敲除的技术基础1985年首次证实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源重组的存在奠定了基因敲除的理论基础到1987年Thompsson首次建立了完整的ES细胞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直到现在运用基因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敲除依然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的使用方法

2.诱导性基因敲除也是以Cre/loxp 系统为基础但却是利用控制Cre 表达的启动子的活性或所表达的Cre 酶活性具有可诱导的特点通过对诱导剂给予时间的控制或利用Cre 基因定位表达系统中载体的宿主细胞特异性和将该表达系统转移到动物体内的过程在时间上的可控性从而在1oxP 动物的一定发育阶段和一定组织细胞中实现对特定基因进行遗传修饰之目的的基因敲除技术人们可以通过对诱导剂给予时间的预先设计的方式来对动物基因突变的时空特异性进行人为控制以避免出现死胎或动物出生后不久即死亡的现象常见的几种诱导性类型如下四环素诱导型(图4)干扰素诱导型激素诱导型腺病毒介导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