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瓷雕在闽台地区乃至东南亚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那些极具闽南地方特色的仿古建筑或园林建筑中,都少不了剪瓷雕的装饰。
自唐代陈元光主政漳州时期,中原文化便源源不断传入东山,并从东山再向台湾乃至海外传播。剪瓷雕为何人何时创造发明已难于考证,相传,从宋代晚期兴建西山岩的“初来寺”时就已经有了该项技艺。到了明代,东山兴建寺庙、祖祠,该项技艺便开始盛行。有清以来,东山剪瓷雕的工匠有更多的机会与广东以及邻县的工匠进行更多的部分交流切磋,使该项技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东山与海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种传统手工技艺便逐渐东南亚及台湾地区传播。
民国时期,东山就有一些工匠应邀到台湾或澎湖修寺庙、祖祠,其中就有专事剪瓷雕的师傅。到了近现代,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剪瓷雕艺术在一批优秀艺人的手中发展到高峰,成为传统民间艺术中一技奇葩。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