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被大家形容为鞋,我倒觉得它比鞋还重要。人没有鞋还能光脚走路,但是汽车没了轮胎可就没法动了。
无论发动机马力如何大,悬挂表现如何好,制动能力如何强,最终也需要轮胎把它们优点发挥出来。
部分改装朋友把轮胎改成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我和小伙伴们当时就惊呆了,请收下我的膝盖吧
当然以上案例我相信大部分改装玩家是不会这样改的,但仍然会有改装车友对轮胎改装还存在误区,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轮胎改装的几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轮胎越宽越好
不知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以宽为美的风潮。摩托车,自行车甚至电动车都开始改这种大宽胎,作为汽车改装玩家的我们,也要这么改么?
我们知道增加轮胎的宽度可以加大轮胎的触地面积,从而提升轮胎的抓地能力,使制动、弯道性能得到提升。但轮胎的花纹,胎面橡胶材料同样会影响抓地性能。轮胎过宽,过大的抓地力会使行驶阻力增加,产生高油耗。过宽的轮胎在安装时,轻微地旋转方向可能便会使轮胎与翼子板摩擦,这是非常危险的。建议大家轮胎宽度的提升最好不要超过30 mm。
误区2:轮胎越扁越好

我们通常说的轮胎扁,其实就是扁平比低。低扁平比可以提高胎侧刚性,提高行驶的操纵稳定性,减轻轮胎重量和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系数,节省燃油,减少废气排放。但扁平比过低的话会使缓冲能力下降,坐在车里毫无舒适可言,湿滑性能也会随之下降。低扁平轮胎制作难度较大,价格相对昂贵。所以在兼顾日常复杂路况后,建议轮胎的扁平比最好高于35。
误区3:迷信品牌,不注重类别
咱们平时吃的用的穿的戴的都追求个牌子。汽车轮胎品牌也是五花八门,许多人觉得大品牌轮胎一定比小品牌轮胎更适合你的爱车,事实真是这样么?轮胎不光有品牌之分,还有类别之分。不同路面,不同的车型,配备不同的轮胎。并不存在某品牌轮胎一定更舒适,或者某品牌轮胎更运动的说法。如果你想提升车辆动态性能,就要从各个厂家运动化类别里挑选,即便大品牌主打舒适的轮胎,也不会比小品牌运动型轮胎抓地、操控性好。所以告诉大家,选对轮胎类别,比选择轮胎品牌更重要。
误区4:只注重单一性能
轮胎综合性能包括节油、耐磨、干地抓地力、湿地抓地力、噪声、操控等等。大部分车出厂时选用的轮胎都是兼顾了耐用性、舒适性和各种气候适应性等多方面考虑之后的选择。过分追求干地抓地力,甚至使用纯运动型R胎,虽然会带来极佳的运动性能,但这样的设计会使其他性能大减,如果遇到阴雨天,轮胎失去应有的排水能力,会对对行车安全会造成影响。建议没有特殊需求的改装车友尽量选择有所侧重、却又能相互兼顾的轮胎。
看似简单的轮胎改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体系,在“和谐”和“平衡”的理念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轮胎,才是王道。
文章关键词: 轮胎 更换 误区 责任编辑 : 宋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