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拿凌派、缤越、英朗的销量,来证明三缸机的成功,但我却不认为这三款车型销量破万代表着三缸机的成功,相反如果这些车型换上四缸机,销量后续会更好。
四缸英朗与三缸英朗的售价差距云泥之别,四缸时代的英朗顶峰销量接近4.1万台,三缸之后月均两万的销量,恰恰反应的是失败,而凌派自身空间的优势表现远远比三缸机更有人,同级别无出其右的空间表现征服诸多消费群体,三缸机反而成了制约新凌派成功的关键。
三缸机成不成功我不知道,但我依然不推荐三缸机,身边不少人此前鼓吹三缸机的同行,非常有默契的再换车时完美的规避了三缸机这个选项,不是混动就是四缸机,预算足的上了豪华车。
最近三款车型出现在了问询清单中,领克03、科沃兹以及英朗,很抱歉我一个都不建议选择,如果说三缸诞生的目的是为了更少的排放标准,在这种目的上牺牲一些用户感受亦或者长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那么从家用车的角度出发,三缸机并不是最好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三缸机因为物理“缺陷”的原因使得其自身抖动要比四缸机更大,这是四气缸与三气缸往复运动不同产生的根本差距,虽然四缸机同样存在抖动,但振幅要比三缸机更小。
而与三缸伴随而来的是更低的排量基础,截止到目前为止排量最大的三缸机为1.5T,排量最低的为1.0T,此外1.3T也成为多数车企亲睐的排量,之所以排量更低,根本是为了减小更低的排量标准,降低油耗是关键,匹配的涡轮可以弥补早期的动力匮乏。
但实际上,消费者并不需要这种“聪明”的手段,1.0T三缸机的存在,远没有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来的平顺、自在,虽然起步的确较快,但怠速情况下的抖动以及满载情况下的无力、告诉情况下的高转速都让小排量发动机显得更难以胜任长周期的工作。
与三缸机同价位仍然有诸多好的产品可以选择,譬如说大众的1.4T、1.2T、1.5L、丰田的1.8L、1.6L、本田的1.5T等等动力系统都要比三缸引擎更好,售价更低的还有长城的1.5T、吉利的1.3T等等动力引擎,无论是平顺性、稳定性以及动力表现都比较出色。
三缸机诞生的根本是为了降低油耗表现,但事实上降低降低油耗的策略还有许多,譬如说48V轻混系统、插混、高燃效内燃机等等,三缸机虽然说排放上占优,但是牺牲了诸多稳定性优势,牺牲用户体验换来的政策性优势,将不会是最终发展方向。
到底有多少会真正的买三缸机,从紧凑型车销量TOP10上可以看出来,即便是销量最好的英朗,销量占比不过10%左右,而英朗在三缸机销量中的比重极大,至于其他车型销量也不用多提,三缸机是否是大趋势,鄙人持怀疑态度。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