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消费领域里,都不免会将产品的国籍与是否爱国联系到一起,比如用国产品牌手机的在看待三星、苹果等国外品牌时,很容易就会撕扯到对方“不爱国”。同样的道理,同样在汽车圈发生着。
买日系车= 不 爱 国 !
买德系车= 不 爱 国 !
买美系车= 不 爱 国 !
买韩系车= 不 爱 国 !
其实这类把爱国与买车捆绑在一起的想法,本质上是一种排除异己的观念。抛开爱国不谈,日系车主鄙视德系车主,德系车主鄙视美系车主等等,与国产车主鄙视合资车主“不爱国”一样,本质上都只是属于汽车圈鄙视链的一环。
但今天我们并不是打算深究“爱不爱国”这一问题,而是想脑洞大开地把“不买国产车=不爱国”这一公式套用到国外去的话。看看有哪些国家的车主对本国车的追捧最狂热,又有哪些国家的车主是“不爱国”。
不管是从教授的认知中,还是日本实际的销量上看,日系车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日本人的首选座驾。从销量榜的品牌中也能非常明显看出,下表销量前十的品牌中,有9个都是日本品牌,日本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占到了90.79%。
数据来源: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
日系车如此恐怖的占比,主要还是得益于日本高度发达的汽车工业。从常见的家用轿车、SUV到带大梁的硬派SUV,再到各种操控感十足的趣味跑车,以上这些品牌已经完全能满足人们对汽车的各种需求。对于外国车企而言,想要挤进日本这个并不算大、但难度级别变态的市场,确实是难乎其难。
除了自家品牌争气,日本同样有政策保护。进口车进入日本需要复杂的认证手续,其认证成本甚至高于车辆利润。即使认证通过后,排量税、重量税及燃油税这些,基本都打到美系车和德系车的软肋上了。加上售后较高维修成本及较长维修周期,很少日本人会选择进口车。
这些客观因素,也让日本车主对于汽车的概念更多是代步工具。省油、停车方便、售价低、养路费便宜等才是汽车最重要的品质,而非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也产生了K-car这样外观难看,但却非常实用的小车。可以说买日系车并不是说日本人爱国,而是恰好他最懂你。
与日本车企百花争放不同,韩国的乘用车车企只有区区几家,但就是靠着这几家车企的销量,占据了韩国2018全年销量的85.56%。而有销量数据的23家进口品牌销量总和,也不过是占到了14.43%,基本构不成对韩系品牌的威胁。
数据来源:车企数据
其实韩国人如此“爱国”的原因,与日本也有点相似。首先韩国的汽车产业同样发达,现代、起亚两家巨头,加上主打SUV的双龙,基本覆盖了所有级别的车型。
此外,韩国同样有政策限制,如对进口车禁止打广告、限制贷款、限制库存量等。 此外进口车的高售价、高保险费用、售后维修困难等因素,都给进口车砌起了一堵高墙。
不过往前回顾的话,韩系车起步其实是要比日系车晚上几十年的,八十年代刚起步的韩国车同样质量水平低下。而那时韩国刚好经历了经济腾飞期,有钱想买车?品质好的进口车自然韩国人的首选。
政府为了扶持韩国汽车产业,则以爱国的口号号召国人购买韩国车。并且还亲力亲为,政府公务用车、军方、公共交通用车等纷纷采用本土品牌。在90年代后疯狂盛行的韩剧中,同样也大量使用韩系车,在宣传的同时还形成了对外的文化输出。
相较于日本,韩国由于自身起点更低,所以对本土品牌的扶持力度也更大,也比中国更早有着“爱国买国产车”的历史。去年韩系车在全球范围内高达668万的销量,其实也离不开当年举国之力下的爱国宣传。
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的美国,自从其汽车城活塞衰弱后,汽车行业便开始一蹶不振。随着克莱斯勒被菲亚特收购后,目前美国本土乘用车市场上,仅剩通用、福特、特斯拉三家大型车企。
数据来源:车企数据/MarkLines数据中心
从占比份额也能很明显看出,今年1-5月,美国本土品牌的汽车销量只占到了其中的32%,其中绝大多数销量都是由通用和福特两家公司所提供的。除了这两家以外,第三名为菲亚特集团,剩下的绝大多数市场都被日韩车企所吞并。
1970年,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了《马斯基法案》
美国本土汽车衰弱的如此快,最大原因还是因为日系车的入侵。自从70年代美国推出《马斯基法案》(空气清洁法案)这一环保政策后,拥有分层燃烧和稀薄燃烧技术的日系车就正式开始上位。加上其后的石油危机、经济危机等影响,让更省油、可靠、舒适的日韩系车占领了大部分市场。
单车型的销量也能提供足够的论证,今年美国1-5月的销量榜中,前三均为皮卡车型,如福特F系列皮卡、道奇Ram、雪佛兰索罗德。除了道奇已经归属菲亚特以外,其余两家都是美国品牌,这也是美系车目前最稳固的领域。
但到了家用车领域,则毫无疑问被日系车吊打了,销量前十中有丰田RAV4、丰田凯美瑞、本田思域、本田CR-V、日产Rogue等日系车。美国人的“爱国理念” 可以说是非常真实了,只选最合适最好用的,而非依照国籍来选车。
相较于造车工艺的旗鼓相当,德日两国的消费者在购车方面的选择却相差甚远,德国本土对于德系车的追捧并没有想象中的如此狂热。今年1-5月的数据显示,德国本土品牌的销量成绩与国外品牌相差无几,仅以微弱优势领先。
数据出处: 德国交通部(KBA)
除了以上这些销量较高的品牌以外,德国还有30多个其他品牌都有着销量数据,但没有任何单一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20%。此外,销量前10车型中,既有高尔夫、也有帕萨特、途观,甚至还有四驱房车Ducato。除了对两厢车和旅行车显得偏爱一些外,德国汽车市场整体还是非常多元化的。
而其他车企要想打入德国,这一有着非常深渊汽车文化的国家,自然少不了一技之长。德国车主所钟爱的两厢车,就有福特福克斯、欧宝Corsa、丰田雅力士,SUV则有福特翼虎、欧宝Mokka、现代途胜等。这些车型的精确定位,让德系车并没有吞食掉本国的太多市场。
法系车其实无外乎就是标致雪铁龙集团和雷诺集团两家车企,但这两家巨头旗下的品牌又包括了欧宝、DS、Dacia等子品牌。从本土销量上看,法国人对国产车还是比较钟情的,今年1-5月,法国所售出的车中,有近6成都是国产车。
出处:法国汽车制造商委员会(CFFA)
而国产车备受青睐的一大原因,还是法国人自己比较懂自己人,法国销量前几的车型分别是雷诺Clio、标致208、雪铁龙C3、标致3008。这和在中国卖的最好的爱丽舍、天逸C5、标致4008、标致508截然相反。总结起来就是法国人爱买小车,中国人爱买大车。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则是因为当地的道路状况。由于法国大多数城区都是百年老城区,往往都是狭窄道路、停车位紧张。因此法系车在本土也更多地推出各种便宜、便利的“小两厢”和实用、能装的”家庭MPV"。甚至连奥迪A1、MINI、smart的销量,都比奥迪A4、奔驰E级之类的中国爆款豪车还高。
而除了顺应本国国情外,法系车在本土还有着售后的天然优势,比如售后网点分布更广,维修保养费用更低等,都比进口车型更有吸引力。因此这些价格不贵,却非常契合当地用车环境和使用习惯的法系车,自然能俘获本国人的心。
单纯讲到外国,很多人难免会觉得不够过瘾,比较外国车在他们国家卖的怎样,与我何关呢。所以接下来,我们开始谈谈,我们中国人到底“爱不爱国”?
先从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比来看,2018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为42.1%,相比合资车企还是处于下风的,相比2017年43.9%的占比同样有着些许滑落。但不要忘了,已经是自主品牌在10年间的最高峰了。从2009年的31.6%,到2018年的42.1%,自主品牌在10年间从合资品牌口中抢走一大块肉。
但很多人有个疑问,才42.1%的占比,为什么教授能给到5颗星呢?毕竟占比更高的法国、德国都拿不到5星。其实数据并不能作为参考的绝对值,就比如参考德系车在全球巨大的影响力,在本国52%的占比确实稍显一般。
但反过来想想,我们中国的国产车放在全球范围来讲,不管是销量、认可度、口碑、品质,都还远比不过德系、法系和美系品牌。但就是这种条件下,我们中国消费者还能对国产品牌有如此高的认同度,市场份额占到42.1%,我认为中国人的“爱国指数”是值得给5星的。
看完了这些国家的爱国指数后,其实还是感觉中国人挺爱我们国产车的。虽然国产车本身也很争气,在近些年里的进步也肉眼可见,但如果强行把“爱国”与“买国产车”捆绑在一起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国产品牌造出好车,然后消费者选择购买,这才是国产车的良性循环。而如果不管品质好坏,一味的支持国产,最后只会造成国产车粗制滥造,“反正大家爱国,随便做出一款车也会有人买”。无脑支持国产车的做法,最后只会让自主品牌不思进取。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