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小蓝单车、小熊油耗等权威数据机构,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或许你会觉得,自己只是众多车主的一员,然而,当你驾车行驶在路上时却可以发现,千千万万辆汽车足以影响到每一位车主的出行,所以,这份报告还是值得每位车主仔细阅读的。
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61个主要城市的拥堵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拥堵降幅最大,而二、三线城市拥堵开始明显加剧。这或许是受到春节长假的影响,汽车从主要的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分散有关。
而在大家最为关注的拥堵城市排行榜中,频频上榜的济南市再次登顶榜首,成为国内最拥堵的城市。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TOP10依次为济南、哈尔滨、呼和浩特、北京、佛山、重庆、昆明、郑州、合肥、南宁。
在这里不妨做一个小调查, 在最拥堵的61个城市中,你在哪个城市中呢?欢迎在文末留言吐槽~
那么,为什么有些二线城市拥堵程度甚至超越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在影响城市拥堵的因素中,车突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汽车销量逐年攀升
这个不必多说了,近些年来,国内汽车销量逐年攀升,国内每年都新增2000多万辆机动车,这么多汽车单单是码放在路上,就蔚为壮观。
修路造成交通不畅
高德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修路或许是造成济南市拥堵的罪魁祸首。车突突依稀记得在济南生活的几年里,济南市大范围建造、维修公路,造成交通状况不佳、拥堵严重,也正是那时候知道了“扒路军”一词的由来。
不过,修路虽造成严重拥堵,但新增道路未来将大大方便市民出行,而道路质量的改善,也将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想想看,未来能走上平整、干净、不积水的新马路,忍一两年也是值得的。
道路管理措施
车突突向来不想拿国人的素质来说话,不过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措施,机动车不按交通规则行驶、行人随意穿行,交通状况就将变得一团糟。
▲实施禁停后济南中心城区拥堵得到有效缓解
比如说济南,为了缓解城区道路拥堵,今年1月22日以来,济南市新增20条禁停道路。这些道路的拥堵程度都大幅降低,仅比2016年第一季度上涨了1.86%,在33个同比上涨的城市中位于25名,其平均车速从原来的26.8公里/小时提高到了28.1公里/小时,高峰拥堵延时指数平均下降了4.8%。
可见,在我国,加强道路管理还是十分必要,且是十分有效的方式。
天气和气候
或许每一位司机都吐槽过恶劣天气状况造成开车出行效率降低,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可见一斑。尤其是在我国的北部省份,大雪天气将严重影响交通出行的效率,导致拥堵延时指数增高。
▲降雪导致一季度呼和浩特拥堵涨幅明显
此外,气候还对汽车的油耗有显著影响。根据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小熊油耗数据结果显示,同一车型在不同城市、不同时间的油耗水平差别明显。同一车型的油耗在2月前后和8月初较高,在3月初和10月初相对偏低。在地区归属上的结果则是在沈阳地区的实际油耗值最高,在成都地区最低。
不同城市一年内的实际油耗变化
这主要是因为一年中3月和10月气温舒适,汽车发动机不必额外增加喷油量,车主开车时也不必开启空调,都为节省燃油起到了促进作用。而成都地区一年中气温差别不大,反而是东北地区有近半年的时间都处于零度以下的寒冷气候中,汽车发动机不得不多喷油以保证最佳工作温度。
可见,北方居民比西南地区居民多消耗了很多汽油!
节假日
不得不说,节假日对交通状况的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在春节长假期间,春节返乡让一、二线城市成了“空城”,同时三、四线城市用户暴涨,这就导致了春节期间线级越高的城市拥堵缓解越大,同时节后拥堵爬升也最快。
▲各线级城市春节拥堵趋势
经济/政治政策影响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的集中导致三四线城市居民纷纷涌入一二线城市,这就增加了交通出行的距离和频率,比较明显的就是北京周边县市的居民向北京通勤覆盖。
▲环京市县(区)通勤时间
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政策对交通状况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之后,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地定位热度就要明显高于政策发布之前,环比上涨了136%。
不过车突突认为,尽管设立新区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城的拥堵,但雄安新区及周边城市将重蹈一线城市发展的覆辙,未来其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将明显加剧,而道路改造也将对当地居民的出行造成影响。不过,至于未来是怎样,谁都不好说,万一快速的城市建设带来了高效的出行呢?
▲雄安新区成立后关注热度暴涨136%
出行习惯
最后不得不说,城市居民的出行习惯也对城市拥堵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公共交通可以明显减轻城市道路的压力,提高道路交通效率。
▲共享单车上线后短距离驾车出行用户占比开始减少
另外,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难题。而随着共享单车数量增加、居民使用习惯的培养,5公里以下短距离驾车出行的比例也随之降低,共享单车热点区域拥堵下降明显,说明共享单车对于改善道路拥堵情况成效明显。
总而言之,城市拥堵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治理拥堵则需要政府、居民的多方协作。车突突真心希望中国道路环境能向米国活着德国那样,可以在州际公路上随意穿梭,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把车开到200公里/小时,想想就觉得刺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