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会时不时出现一种现象
上市前叫的“呼天抢地”
上市后销量“肾虚不足”
这种情况通俗地说就是
叫好不叫座
既然“叫好”了
为什么会”不叫座“呢?
兵哥今天就分析一些给大伙听听
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不符合时下需求
兵哥来举个实际例子说说吧,这几年里,一直有个日系品牌挂着“叫好不叫座”的标签——马自达,其实马自达车型一直做得不错,运动性和颜值方面在竞争对手中确实很突出,可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相对平淡。主要问题就在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观点,舒适性和空间性需求远比运动型大,而主打运动性的马自达车型在这两方面相对欠缺,造成了上市前各种追捧“叫好”,上市后因为受众面较小而出现“不叫座”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市场需求问题。马自达车型相比起竞品在售价上没有优势,再加上优惠不大,这也是导致马自达几款重磅车型都不如对手的重要原因。
价格策略没定好
这里我们再说说定价方面,在如今以买家为主的汽车市场,价格策略尤为重要。相对于产品的选择,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性价比问题,反正车企那么多,想挑一款自己喜欢的一点都不难。基于这种思想,车企之间的“价格战”就在所难免了,如现在比较普遍的价格策略:先让利润,后拉成本,再盈利。新产品为了吸引消费,大家都在大打价格战,之后通过规模上量拉低成本,从而获得利润空间。
不过有一些车企或者品牌因为对自己的产品定位较高,认为产品力能胜于价格竞争力,而忽视了同一级别中与竞品的价格差距,那么出现“不叫座”的情况也是意料之事。比如观致汽车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影响力不足
好产品卖不好的问题还取决于品牌的忠诚度高低,也就是品牌影响力问题。对于时下国人买车思想,对过去使用或者大众化使用的产品产生了定性思维,或者使用习惯,甚至是品牌归属感,这不是简单的好产品就能轻易取代的。如一些中国品牌高端车型,在产品的配置、做工甚至是价格上都显得诚意满满,可惜销量却相对平淡,因为相对“年轻”的中国品牌,消费者更乐意选择“资深”的外资品牌,这样便显示出品牌影响力在产品能否卖好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性。当然,在考虑到消费者本身的购买风险和顾虑的问题上,这样的思维也是无可厚非的。
对于如今的汽车市场,好的产品卖得不好确实存在各种原因。不过在购车选择上,选择一款自己适合的车型,比选择一款别人认为好的车型更实际。毕竟,钱是你付的,车是你开的,叫好不叫座又怎么样,适合自己的就好。你觉得兵哥说得对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