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多位朋友的日常聚会交流中,酒过三巡后我们都能听到这样的论调,“平时也没看到几次交警在路上专门查酒驾的。”年轻人,你的思 想很危险!国人侥幸心理不要太奇葩,坏事?怎么可能那么倒霉我碰上了,好事?体彩/福彩行业经久不衰,万一中了呢。本期就聊一聊各国对于酒驾的各种处罚, 看看老外是怎么处理酒驾者的。
▼美国酒驾:强制加装监控、照顾事故病人、太平间一日游...
美国根据各州法律不同,对酒驾的处罚也不尽相同,罚款拘留属于比较常规的方式。在洛杉矶,酒驾者除了罚款外,要花300美元车内安装一种电子装置,只要有车内有酒味,车子就不能使用,这意味着即使车上有醉酒的人都不行。
而在密苏里州,酒驾“三进宫”的话,就会被安排到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医院承担看护工作。
▼日本酒驾:连坐制,陪酒、劝酒、同乘一个跑不掉。
所谓连坐制就是,但凡被逮到的酒驾者,同行人员、劝酒的、提供车辆的都得接受处罚。国内公安部也曾下发过类似的意见稿,后来不了了之了。
▼新加坡酒驾:泡水皮鞭打屁股。
新加坡的鞭刑算是一种国家特色了,很多触犯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该处罚(最高可判24下)。在新加坡,首次酒驾被抓就是普通的罚款加拘留,如果是“二进宫”就要就会“享受”到这种待遇,这可不是小两口在家玩羞耻Play,泡水的鞭子抽起来那酸爽...
▼澳大利亚:媒体开辟酒驾专栏,曝光个人信息。
澳大利亚针对酒驾者会判处10年以下监禁,另外,警方会在当地报纸上刊登酒驾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所驾车型号和牌照、被扣地点和当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以及一张“大头贴”,免费上头条有没有,汪峰赶紧移民吧。
▼加拿大:加装酒精检测装置,不吹气打不着火。
加拿大的处罚方式与洛杉矶有些类似,不过他们要安装是一个叫“互动点火车锁”的东西,开车前要对着它吹气,酒精含量超标就打不着火,并且还会发信息给警方。
▼马来西亚:妻子一同被拘留,感受一下母老虎的怒火。
在马来西亚,如果丈夫酒驾被抓,那么不好意思,家里的妻子也会被请到拘留所,并且两人还会被关一起。“母老虎的狂怒,你驾驭不住。”话说,这法律怎么还变相保护单身狗了呢?
▼土耳其:押出城外32km,让他走回家
土耳其针对酒驾者除了常规罚款拘留处罚外,还会被警方押送到距离县城(应该是警局)32公里的地方,然后让他走回去,累到酒驾者怀疑人生。
▼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上特殊拍照,鹤立鸡群。
这三国对于酒驾者名下的车辆,会更换O字头的特殊拍照,意思是说,路上但凡看到这种拍照的车,就能知道驾驶者是个酒驾被处罚过的人,多少会有点敬而远之。
▼萨尔瓦多/保加利亚:枪毙
如此简单粗暴,完全不用多解释。客观来说,这种量刑并没有参考价值。
●总结:
在国内,立法对降低犯罪率的作用很小,酒驾同样如此,偏严苛的刑法对有侥幸心理的国人来说没有多少威慑力,过于严苛的刑法不仅会影响人权,更会让嫌疑人 铤而走险。相对而言,预防、监督、警戒、追查,这些才是防止犯罪最重要的方法。国内的法律制定,从条文、细则、逻辑方面,放在世界上来看,可以说是相当完 善的,“有法可依”已经做的很不错了,问题出在后面那12个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