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移动支付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国内高速公路的缴费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眼下,全国部分省市的高速公路基本都实现了“无感支付”,当车主驶出高速公路时不再需要进行支付操作,而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缴费,自动放行,提高了高速收费站的通行效率。

所谓“无感支付”指的是采用的是“互联网+电子支付”技术,通过“车牌付”概念,将车辆的车牌作为唯一识别标识,让收费站的现金收款方式转化为线上移动支付的方式。在使用之前,车主须将个人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与其车牌进行绑定,并且开通“免密支付”,才可以实现无感扣款。

相比我们熟悉的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支付,“无感支付”还具有免费申请、快速开通、在线办理、无需安装等优势。而与传统人工缴费方式相比,使用“无感支付”的车主无需再通过现金、扫码等方式进行支付,更能提高收费站的通行效率。另外,办ETC支付还要在车身安装感应器,并且不少车主朋友还需要专门为此办一张信用卡,步骤比较麻烦。
而高速公路“无感支付”与部分停车场采用的“无人电子收费”的技术原理基本相同,均是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实现“云端”缴费。不高速公路的“无感支付”仅需要满足精准识别、精准扣费,从而减少车主缴费的时间。
以山东省为例,其省内136个收费站全面上线“无感支付”系统后,车主使用“无感支付”通过收费站平均时间为16秒,使用现金或扫码支付通过收费站的时间为22秒,仅单车通行时间就缩短了6秒;而广东省开通的2200条“无感支付”车道,其单车缴费全过程平均时间小于10秒,支付时间最快仅3秒,较人工支付时间节省约7秒。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感支付”或许并不意味着“无感通行”,其目前更多是作为ETC缴费的补充手段应用在人工通道,而车主在进入高速公路时仍需通过领取复合通行卡的方式,以识别车辆进、出收费站信息,精确记录车辆的实际行驶路径,为跨省通行费计费、清算等提供依据。

另外,前这种支付方式的应用范围还不是很广泛,只适用于某些城市的高速收费路段,还有就是某些城市的停车缴费支付。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没有用户在反馈说资金丢失的情况,或者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不过移动支付端一直在不断的加强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问题,大家如果在使用这些移动端进行线下或者线上某些生活购物支付的话,就可以放心使用这个无感支付功能了。
无感支付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然成为风口。风口来了,只要抓住机会,顺势而为,就有可能成功!其实早在之前,已经有地区提前响应并取消了收费站,例如川渝省界收费站。下一步,全国范围内将会逐步试取消省界收费站,预计将在2019年末实现全国统一取消跨省收费站。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将陆续取消收费站,高速开始启用“无感支付”!对于无感支付你怎么看呢?它和ETC究竟哪个更适合高速公路?一起来聊聊吧~!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