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诚布公的聊聊 你被车评人带过节奏么?

今天突发奇想,想来聊一聊车圈儿的那些事儿。说到车评人,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无论是最早的那些老牌垂直媒体,还是近几年火得离谱的自媒体,车评人都是车圈儿中一个重要的存在。不过,随着门槛越来越低,车圈儿的“阿猫阿狗”实在是太多了,怕不是只要有张嘴,站在车前就敢叫自己车评人。说句难听的,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而恰巧这两点,车圈儿都占了。

首先声明,我这并不是无差别攻击的地图炮,激进的言语也仅代表个人观点,没有想要攻击任何人。不得不说,这个圈子现在太乌烟瘴气了,一边跟观众打成一片,亲人朋友的,另一边又借着这样的所谓影响力,去找厂家“勒索”。呸,人渣。

最早那批的车评人其实算是个先行者,因为当时这个领域一片混沌,总要有人尝试新的领域,这么一来二去,就形成了“车评人”这么群体。理论上说,车评人其实就是汽车相关从业者,无论是对行业还是车型都有很深的理解和见地,用自己的经验去试驾了解一台车,并向观众传达观点。说是这么说,但随着后续发展,味道就开始变了。说实话,什么事儿只要一进入资本市场,就必然会失去原有“纯真”,因为有那么一句亘古不变的道理——资本总是逐利的!

现在的车评人,我大致分为3种,不严谨,仅供交流。另外,分类是分类,但我不点名、不针对谁,有自己主见和观点的人可以自行试着对号入座。

第一种:大尾巴狼

这类人基本就是不懂装懂,什么火就跟什么风,简单说就是“装X子”。很多逛过车展的朋友一定见过这种人,拿个手机就在那直播,带着网友云游车展,侃侃而谈但没有一句有用的,蹭热点而已。这种人就是挣直播打赏钱的,不管是汽车圈还是别的领域,他们都横趟。蹭热点就算了,居然还好意思叫自己“车评人”,您懂什么啊?

第二种:金钱为王

这种人一般就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起一帮忠实的粉丝,带节奏、网上对骂基本都是这类人带起来的。这不是单一群体,老炮车评人、新人、跨界、直播大咖都有,这种人可怕在粉丝群体庞大,而且忠诚度极高,这类人骂什么车,下边就特容易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这类人也是车企公关最觉着恶心的人,一般就是搞好关系,“喂”好了就行,能拿钱办妥的事儿,就都不是事儿了,对吧!

第三种:踏踏实实做事儿

这种人是很少一部分,他们真心喜欢这个行业,喜欢汽车,并且真的还有点本事。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看待行业中发生的事儿,对于车辆测评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踏踏实实做事儿、评车。当然,我并不是说他们就是公正、客观。因为车评本身就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事儿,不可能做到公平客观,相对公平客观也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尺度没人说的清楚。另外,他们也许也会拿厂商的好处,也就是你们所谓的“恰饭”、“充值”,这太正常不过了好么?毕竟你不能指望着车评人就“为爱发电”吧,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吃饭、需要挣钱养家。如果你上班不拿钱,你还干么?

作为普通观众,大可不必对“车评人”报有特别大的忠诚度,认为谁说的就一定对、谁就是公正客观的、谁接受充值、谁是厂商养的X,真没必要这样。现在这个圈子,鱼龙混杂,谁都是活个“人设”,嘴里有实话的都少,更别苛求什么公正、客观了。你花自己的钱,买车自己开,好与坏都是自己的事儿。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觉着车评人张三不客观,是充值狗,而李四就特好,然后李四有一天有说某个车好,你就买了,结果这个车后续问题特多,很糟心,我问你,李四会管你么?“负责”?别逗了,负不了的。你觉着他是“神”,他还觉着你是“韭菜”呢。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