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乐于奉献的!”这是电影《甲方乙方》中的一句台词,道出了服务行业的本质。汽车作为消费品,说白了也是本着“需求”出发的产物,消费者喜欢什么,厂商就跟着配合满足,肯定就不会错。就拿“多连杆后悬架”这事儿来说,普遍论调都是多连杆好,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时,一般都会冲着“多连杆”后悬架这一项去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多连杆”只是一个统称,五连杆能叫多连杆,四连杆、三连杆也可以。甚至有很多车型,不过只配备了双连杆后悬架,却依然称自己是“多连杆独立后悬架”。消费者不懂也就算了,看过今天的文章好好了解一下,以后别再上当了,这双连杆跟五连杆,它能一样么?
顾名思义,多连杆后悬架就是通过多杆连杆起到稳定作用的独立后悬架,以五连杆来说,5条连杆分别为控制臂、后置定位臂、上臂、下臂以及前置定位臂。我们将悬架摆动的前后、横向以及纵向列为X/Y/Z轴坐标,简单理解就是我们尽可能希望悬架在纵向的Z轴上可以自由变化,但是前后的X以及横向的Y,尽可能不动,这样才可以保证悬架的稳定性,不然不仅上下“减震”,前后左右还跟着晃,那不就严重影响舒适性了么。
双连杆的铰接头要明显更少,也就是多连杆的乞丐版本,一般来说,四连杆和五连杆后悬架,才会被称为是“多连杆”。而三连杆和更加过分的双连杆,则都是简化版本。至于为什么出现双连杆,显而易见,说白了就是为了控制成本,少一跟连杆就少了一个铰接处,少用材料而且还剩下了不少的焊接点,至于悬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影响会有多大,就不用我说了。
双连杆后悬架俗称“筷子”悬架,虽然结构上讲是“独立悬架”,但无论是舒适性还是强度表现,都非常差,甚至相比绝大部分的扭力梁结构悬架都不如,就为了个“独立后悬架”名号,用于蒙蔽消费者。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简单了解一下汽车的基本常识,不用在被牵着鼻子走,所谓多连杆后悬架好,究竟哪里好,心里得明白。再有就是,虽然都叫多连杆,但是这双连杆、三连杆、四连杆以及五连杆,级别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能混为一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