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平台就等于同一款车换个车壳 事实真是这样么?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一的段子“大众其实只有一款车--高尔夫”!变高就是途观、拍扁就是尚酷、缩小就是POLO、拉长加个屁股就是帕萨特、换个车标就是奥迪。

虽然这是个笑话,但很多人都对同平台的车有误解,认为同平台就等于同一款车换个车壳。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汽车平台的那些事儿。

同平台的车真的一样么?

其实,所谓的汽车平台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积木,由各种形状、大小的基础块组成。通过不同的排序、组合方式则可以搭配出各种结果。如果没有平台的话,那么车企则需要根据每辆车的需求,独立研发针对这款车的”积木块“,而有了平台之后,只需要使用现有的积木拼搭即可。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缩短研发周期。

所以说,平台只是车企的一种研发方式,并不能决定产品的相似度。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同样采用相似的基础模块组成,但是通过不同的排序组合,可以搭配出3000元的科技系列,也可以搭配出8000元的千年隼,同样还可以提供几十元的小搭配。

汽车也一样,同样的大众的MLB Evo平台,既可以生产出30万的奥迪A4,也可以生产出400万的兰博基尼Urus。而这两款车虽然出自同一平台,但显然并不是同一款车!

同平台的车,能有多大差异?

当然,上面所说的同样来自MLB Evo平台的奥迪A4与兰博基尼Urus,差距也是显而易见。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同平台、同级别、同尺寸,甚至动力配置都相同的两款车,能有多大的差异?

拿迈腾和帕萨特举例(这里所提及的是上代车型,并非新款车型),这两款车一直是中级车市场的常青树,两款车都可以认为是来自大众MQB平台,但开起来、用起来确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车。帕萨特更注重行驶和乘坐的舒适性,驾驶轻盈、隔音出色,有点日本车的感觉;而迈腾方向沉重、车身整体感更强,明显是原汁原味的德国车。

此外,除了配置不同之外,两者在加速成绩、制动成绩、动态性能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就连其座椅的软硬程度,都完全不同,导致这两款车虽然看似一样,但是却性格迥异。(对于这两款车的对比,网上已经有很多视频作为参考,大家可自行查阅!)

而且,如今很多人买车似乎更注重“看得见,摸的着”的地方,对于车辆的调校与标定似乎并不感兴趣。但是一辆车的调校与标定不同,恰恰会造成极大的差距。举个例子,同样是鱼香肉丝,不同的餐款做出的味道是完全不同的。同样是粽子,也有甜/咸之分。

即便是同平台、同尺寸、同动力配置的车,也会有所差距。况且,每款车尺寸不同、定位不同、价格不同,其功能与体验也不尽相同。所以,源自同一平台的两款车,就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车!

总结:总的来说,模块化平台就像一套积木,通过不同的组合来搭配出不同的车型。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完全不必太过于关心这辆车出自什么平台,只要产品符合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同平台的车究竟有何区别?那我只能说:“武松和武大郎也是同平台”!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