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风火火的韩国车怎么就突然凉了?

现代汽车经历了2018年在中国市场上销量、利润的大溃败后,在219年初的时候立下了flag,势要夺回中市场的份额。毕竟从2013年一直到2016年,现代汽车每年在华销量都超过100万辆汽车。现代汽车要走出利润、销量、口碑都下滑的情况,中国市场不容有失,那么为了重振中国市场,现代汽车也在中国市场投入了如菲斯塔、新途胜等现代认为极具竞争力的车型。

那么到了2019年中后期,现代汽车究竟如何那?可以说现代汽车在中国销量还是跌跌不休,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韩国汽车在中国频遭失败的原因那?

第一产品力缺失

韩国车开始凭借着独有的韩国欧巴设计,稳定的产品品质,出色的性价比迅速打开并且占领了中国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当年的K5、索纳达等车型。也是合资品牌最快突破百万销量的企业,但是这之后现代就飘了,很少在产品力方面上点技能点了,它的加点全部用在了换壳上,伊兰特三代同堂销售,领动、瑞纳、悦动、名图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都说大众套娃但是看到现代也是甘拜下风哪。

自主车企推广自身的新发动机、变速箱、纯电汽车,日系以两田为首推广混动技术,德系汽车继续推广自身的高级感。反观现代我TMD有换壳,卖不动我降价。

第二产品价格太自信

韩国汽车快速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就是清楚的自身定位,当时国产汽车品质让人堪忧,德系、日系价格又高高在上。这时候韩国汽车就凭借合资品牌的优势、低于日系德系的定价迅速占领了二三线城市的大量空白市场。有了成绩之后现代汽车就飘了,而且是飘的很彻底,热销车型的索纳塔、名图车型定价就要比肩日德两系了,在产品力没有很大的改进下,凭借换壳就很难被已经对汽车有着初步认识的消费者的认可了。而这一时间段中国产品牌凭借大幅提升的产品力,超高的车辆配置,占领了二三线城市中韩系车的市场。

第三降价太伤消费者

一般来说车型的降价都是在产品的末期,或者竞品更新的时候在价格上有些松动。这方面丰田、马自达、大众对于价格的把控就比较到位,不会让消费者今天买了明天就降价2万的情况出现。但是韩国车就敢,上市一个月没啥优惠或者小有优惠,一个月后降价1万,两个月后降价2万这个情况在韩国车型上太常见了。再比如这一代的IX35的顶配价格比上一代最低配价格相差无几,你这让消费者怎么想?你让买上一代IX35的消费者在卖车的时候怎么搞?毕竟那个消费者也不想自己没买多久的车就掉价过半的情况发生下,毕竟购买这个价位的消费者很看重价格。

尾巴:

当年的韩国车凭借准确的市场定位、风骚的外形设计、合理的产品价格,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但是躺在老本上的韩国人还在骄傲的时候,面对国产品牌的崛起,日系、德系车型的价格下沉,他们并没有积极的调整市场策略、更新产品,还以为是当年有产品就能卖出去的时代,这样的做法,它不凉凉怎么行呀~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