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偏短,是不是技术不行?

2019上半年,国内新车销量排在前五的汽车品牌分别是:大众、本田、丰田、吉利以及日产,细分到新能源领域,排在前五的汽车品牌分别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荣威以及江淮。

不知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合资品牌虽然主宰着国内车市,但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这块,他们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大家有想过为什么吗?我相信肯定会有人说是因为价格高,这方面的原因的确有,但不是主要,因为在汽油车领域,合资品牌卖的比自主品牌贵是正常现象,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续航里程。

看上面两张表格,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能过300km都算是优秀的,但在自主品牌这边,400km的续航里程是起步,优秀的已经能达到500km的续航里程,是合资品牌的1倍还要多。据我所知,纯电动汽车的车主,有很多都有续航里程焦虑症,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这么少,注定他们是不会被消费者接受的。

大家再考虑一个问题,大部分合资品牌都不缺技术和资金,为啥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甘愿被自主品牌“吊打”呢?下面我就来试着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续航里程普遍比较“实”

别看目前国内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是自主品牌唱主角,但说到技术积累,合资品牌一点都不弱。比如大众,早在1972年就研发了第一款纯电动汽车;还有日产,其研发的聆风畅销全球。可以说,大部分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都有着更好的三电技术,这使得他们研发的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和厂家所宣传的续航里程不会相差太多。

自主品牌在三电这块还有很多路要走,虚标的现象就非常严重了,因此就会给人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偏少,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偏高的感觉。

可能有的小伙伴要问了,国内不是有相应的续航里程测试吗?虚标不怕露馅吗?还真不怕!我国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认证依据的标准是GB/T 18386-2005,这个标准主要参考了欧洲的NEDC标准。但NEDC在目前的争议很大,由于该标准诞生时间较早,加上测试里程少,时间短等原因,对三电的技术要求没有那么高,自主品牌很容易就能测出一个好的续航成绩,但现实中的路况要复杂得多,所以这些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

油改电车型占多数

我前面提到了,合资品牌目前主宰着国内的汽油车市场,利润是有保证的,不像很多自主品牌,不转投纯电动汽车领域就活不下去了,所以合资品牌对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并不上心。

合资品牌目前推出的纯电动汽车基本属于“油改电”车型,就是将现有汽油车的发动机、油箱、排气管等给拆除掉,然后换上电动机、电池组、电控系统等,由于平台并不是为纯电动汽车开发的,所以处处存在着妥协,尤其是电池这块,无法容下更大容量的电池组,这也是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续航不高的原因之一。

长续航不是合资品牌的首要追求

纯电动汽车自燃的事件挺多,但大家注意到没,出事的车辆基本以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为主,合资品牌基本没有过。

这便是造车理念的不同所导致的,合资品牌大多成立时间较长,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都是可靠的,这也是他们卖车的资本,所以在推出新车时,都是将安全和稳定放在首位的。

当下已有科学研究表明,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稳定性越差,在当今BMS电池管理系统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使用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无疑是一种冒险行为,所以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都不会很高,求的就是一个“稳”字。

造纯电动汽车的动机不同

2018年4月1日起,由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共同确认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在我国开始实行,意味着车企要想燃油车的买卖不受干扰,那么每年都得生产一定量的新能源汽车,取得足够量的新能源积分才行。

按照规定,一台纯电动汽车,只要续航里程达到200km,就可以得到3.2个积分,大多数合资品牌的利润来源是燃油车,所以生产纯电动汽车只是为了能正常卖燃油车,所以合资品牌都不会对续航有着强烈追求,超过200km就可以了,此外,少用电池还能降低些价格,让车子更好卖一些。

但自主品牌就不同了,有很多自主品牌在燃油车市场混的并不如意,研发新能源汽车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唯一道路,因为有国家的补贴可以拿,但是国家补贴对续航的要求越来越严,所以为了能不断拿到补贴,自主品牌只能开启一场“续航里程军备竞赛”。

写在最后: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的续航不高,主要和他们不虚标、研发重心不在这,注重车辆可靠性等因素有关,绝对不是受到技术的限制,所以,自主品牌还需保持警惕,挣了钱多在研发上投入一些,合资品牌想追上来是很快的大,到时候别连最后的饭碗都给丢了。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