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热钱请注意:投资这些造车新势力要谨慎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低迷,新能源补贴严重滑坡,相关产业政策的约束机制越来越严,玩家越来越多,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对刚刚起步且翅膀还没长硬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中,当初口口声声要革传统汽车命的造车新物种被残酷的现实拍得半死。他们中不少创始人生于理想,也死于理想。同时,躁动的资本终于冷静了下来,原来造汽车这个事儿,讲故事容易,真要把车造好卖好还真的不容易,用资本抄底车市的想法其实是幼稚的。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大约有几百家左右的造车新势力,而稍微有点知名度的也不过50家左右。当然,头部阵营里只有威马和蔚来以及小鹏等三五家,他们跑得快,无论是交付还是资本运作,例如,威马今年上半年交付量达到了8536辆,蔚来只用了四年时间就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成为中国电动车赴美上市第一股。

对于新造车势力来说,无论处在头部还是尾部,各有各的烦恼,头部企业跨越了交付阵痛之后,正在遭遇万辆焦虑以及品质瑕疵集中爆发期,甚至交付得越多,问题就暴露得越多。而尾部就更糟糕了,牛逼吹得大,但常常无米下锅,错综复杂的困难让创始人团队焦头烂额,垂死挣扎是对处在尾部新势力造车真实的写照。

行业普遍认为,除头部几家之外,未来能活下来的新造车势力希望渺茫,当然,即使势头较好的几家头部企业,仍然还需要挺过更多磨难,才有机会活得更长更久。

虽然新势力造车已经如此艰难,甚至活下来的几率都很小,但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圈外投资热钱似乎不信邪。挣钱不容易,为了让投资人的钱不要轻易打水漂,电动君专门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新造车势力的名单,如果要砸钱给这些品牌,建议多研究再行动。

云度:产品力薄弱是最大的硬伤

从诞生开始,各种负面消息一直笼罩着云度汽车,这家家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平台,甚至一度成为新造车势力行业的“负面教材”。

例如,今年的1月份,就有媒体爆料云度新能源就曾经强制员工休假两个月,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销量。紧接着,云度π3在C-NCAP碰撞测试中仅有两颗星,产品安全受到质疑,随后,有国内媒体爆料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的工厂出现大批工人离职现象,目前只剩下200~300人,对于一个汽车制造工厂,这点人数还能正常生产,甚至完成全年两万台的销量目标生产?

尽管如此,云度依然对外声称,下半年还将会有新车型推出。同时,公司计划今年至少要完成2万辆的销售目标。

对于云度来说,虽然拿到了造车资质,也自建了工厂,较早实现了交付。同时,还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云度的问题依然很多,一是团队缺乏懂汽车的灵魂人物,包括初期创始团队都已经有人离职,人才匮乏和人才结构单一是云度必须解决的难题;二是产品不给力,没有亮点,经销商不愿意跟着一起玩,仅仅靠修修补补过时产品投放市场,很难打动用户。

奇点:起大早赶晚集,负面消息满天飞

公开资料显示,奇点汽车是2014年年底成立的,初期,可谓是声名鹊起、春风得意,不仅率先将实体车搬上展台,还被评为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之一,估值30亿美元(约合206.7亿元)。

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基因团队,创始人沈海寅很会折腾,也特别能讲故事,可惜,截至目前,奇点汽车仅向市场交付了6辆新车,与其定下的2019年全年交付2万辆车相比,完成率仅0.03%。因为iS6交付的一再跳票,甚至有声音质疑,新造车企生产销售汽车不是目的,背后似乎在造融资的大局。

去年底,奇点汽车更因欠薪风波深陷舆论风口浪尖。事件源于有内部员工爆料称,奇点汽车陷入资金困难,员工工资连续三个月未曾发放。消息一出不少观点认为,奇点此前融资的70亿元已被烧光,资金链出现问题。

能用PPT讲故事的奇点运作速度太慢,融资能力也很弱,所以,直到现在,起大早赶晚集的奇点汽车,虽然有安徽省铜陵经开区出手相助,但依然还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

尽管如此,前段时间,奇点居然还放出消息说,要登陆科创,殊死一搏,这是在开玩笑吗?

不管是哪一个公司,想登陆资本市场都有很严格的条件,包括估值、实际营收、未来发展等。按照目前奇点汽车的情况,够资格吗?

游侠:雷声大雨点小,运作效率低

这家公司是2014年成立的,总部在上海,主要生产高性能纯电汽车,首款产品定位为轿车。

虽然在大街上你还没看到过游侠为何方神圣,但这似乎并不影响游侠的融资。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游侠汽车共完成了A轮、B轮和B+轮三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过12.5亿美元,在造车新势力里面可以排名前三,电动君真的很想知道,到底谁这么有钱啊?不过投资人再多的钱砸进去,创始人团队都有办法花光,这是新势力造车行业的普遍调性,目前来看,资质和后续资金欠缺是游侠难以跨越的门槛,有可能就在某一天崩盘。

零跑:团队缺乏经验,产品定位小众

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不仅有点钱就可以造车,甚至只要能做PPT就可以造车,难怪大家习惯把造车新势力称为PPT造车,总之,苦苦煎熬几代人的复杂活儿,在今天似乎不是个事儿,一切风轻云淡。

安防巨头也是上市公司大发投资的零跑汽车,据说忽悠了不少传统汽车经销商加盟,经销商为什么深信不疑?据说零跑用安防大数据思维就把这些投资人给忽悠进去了,零跑认为,未来路上跑的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之后,大发所掌握的数据价值,将是中国任何汽车主机厂不具备的资源。

在零跑汽车的官网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不做传统,我们热衷创新。零跑汽车拒绝沉闷的产品,专注提供高性价比,和能为你带来极致体验的智能电动汽车。让驾驶更轻松,让乘坐更舒适,我们一起在努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如果汽车就等于大数据,我们还需要工业制造干吗?

虽然自建了工厂,但是,团队缺乏运作经验,首款产品定位跑车,太过于小众,这些问题对于零跑来说,也是致命的。

合众:产品平庸,后续融资困难

合众汽车是第7家获得国家双资质并拥有自建工厂的新能源整车企业。目前合众在桐乡和宜春都建有工厂,首款量产车型哪吒N01在桐乡基地投产。

按照合众的规划,至2020年年底,将基于精心打造的两大全新正向纯电动汽车专属平台,推出三款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车型。后续计划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覆盖A0—A+级主流市场。目前,据说合众U2、Eureka 02两款车型也在计划中。

对于四国八地全球化布局的合众汽车,自从2014年10月注册成立的时候,外界一直比较看好,但是,折腾几年之后,也就是在去年年底,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已不再担任合众新能源汽车法人代表,取而代之的是合众新能源创始人方运舟,方是清华大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心副主任。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公司掌舵人发生变化,给外界释放出一种“不稳定”的信号,这对公司发展极为不利,至于个中缘由,官方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从目前首款产品哪吒N01来看,合众的产品力实在是平庸,当然,让合众团队感到欣慰的是,哪吒N01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4400台,不过,销量结构和后续能力等都值得大家思考。另外,从融资情况来看,合众目前已完成B轮融资,累计融资达70亿,这个数字离行业公认的百亿造车的起点还很远。

在合众身上,传统国企的痕迹很重,做事过于保守,创新能力不够。

新特:到底是造车还是做出行业务?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新特汽车在贵安新区的试制车间已停工,贵安新区产业园内也未见新特汽车工厂。

之前,新特在贵阳和出行服务商摩拜等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签约仪式,赚足了眼球,也给市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但是,新特和摩拜的电动车共享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就传出分手的消息,看来变化总比计划快。

与摩拜分手,新特汽车为布局出行领域推出了“经销+运营”的模式,新特汽车的经销商可以成为新特汽车的城市合伙人,新特将全面赋能城市合伙人,为其提供除了汽车销售代理之外的定制化充电网络运营+车联网一体化运营支持,让城市合伙人不仅可以与新特展开汽车销售合作,还能成为当地新能源汽车运营商。

虽然有成都市和重庆长寿区等政府的支持,甚至还与一汽合作代工生产,但是,新特汽车给人的感觉是发展方向不够聚焦,不够专一,试想,造车和出行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新特有这样的资金和团队实力吗?又想造车,又想做出行,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正道:背景复杂,落地国内非常困难

美国正道汽车的背景非常复杂,无论是资本结构还是其它历史因素等等。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正道汽车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并在美国和中国设有多个制造基地。美国正道汽车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主要制造商之一。

与传奇人物仰融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正道汽车,在广州和北京车展都有过亮相,但是,亮相之后,又快速销声匿迹,正道到底想干什么,在想什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分析人士认为,前几年,一些闲散海外资金看到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好忽悠,也想来凑个热闹,想掺和造车,实际上怎么造,恐怕他们自己也没搞清楚,反正先亮个相、占个位、圈一圈钱再说,这样的策略最终导致高大上地来,灰溜溜地去。

法拉第未来:像谜团一样的存在

因为有贾跃亭的跑路,因为有许家印的掺和,所以法拉第未来在国内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但是,同样也总是让人浮想联翩,让所有搞不懂法拉第未来罐子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总部在美国洛杉矶的法拉第未来,是贾跃亭最后的“阵地”,也是翻身的唯一机会,所以,贾将其视为命根子,据说目前美国那边的法拉第未来一切都在正常运转。

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继续发挥当年的煽情能力,造梦是他的强项。因此,按照规划,法拉第未来是一家全球化互联网智能出行生态企业,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新能源、智能、互联及共享的产品与服务。

去年在2月14日,在法拉第未来供应商峰会上,贾跃亭透露法拉第未来获得了15亿美元的融资,其战略投资者为香港投资机构。

四个月后,即6月25日,恒大20亿美元 入股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恒大总裁夏海钧兼任FF董事长,贾跃亭的职务是FF创始人、全球CEO。

无论贾跃亭和许家印如何折腾,法拉第未来给人的印象始终不好,像谜团一样游走在市场上。

国机智骏:能做产业链配套不一定能把车造好

公开信息显示,国机智骏汽车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8亿元。被喻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务实派,不差钱的央企背景国机智骏也是江西的重点项目。

官方资料显示,通过半年创业积累,目前已形成北京研发总部、欧洲研发中心、北美研发中心(正在筹备中)及南京研究院四大研发基地。

听上去真的完美,但是到底这些研发中心有多少人,核心技术人才有多少,如何分工协同,这一切还是未知数。不过,新势力造车都有这个毛病,不管做没做到,先把牛吹出去再说。

首款新车纯电小型SUV国机智骏GX5前几天刚刚下线,据说9月份正式上市,新车搭载永磁同步电机,三元锂电池,续航320公里。从产品力看,智骏GX5依然属于平淡无奇的产品,扔到市场上很难引起注意。按照规划,三、四、五线城市是国机智骏“主战场”,然而,这些市场是老年代步车的天下,高速电动汽车不一定有用武之地。

有生产资质,车也下线了,但是,在哪里卖?品质能保证吗?这些问题都需要国机智骏来回答。

汉能:太阳能汽车的鼓吹者

不可否认,汉能的薄膜发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一家长期致力于太阳能电池的企业,2015年就开始嚷嚷要造汽车,甚至亮相了一款太阳能汽车。目前,汉能已经发布了四款太阳能汽车。

汉能主席李河君是太能汽车的狂热者,上海CES展上,汉能不仅发布了自己的汉纸、汉包,还展示了一辆太阳能电动车Solar A,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从而打破了电动车对充电桩的依赖。

去年年初,一汽集团突然宣布与汉能展开战略合作,在未来将凭借双方技术合力共同研发产品,将汉能薄膜太阳能车顶技术应用到一汽旗下的红旗系列车型当中,解决用户在电动车使用过程中的里程焦虑,同时可以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如果太阳能汽车能量产实现商业化,那么,水能和风能汽车也应该面世,曾经闹得纷纷扬扬的庞青年的水能汽车就不会是一场闹剧了。

当然,太阳能汽车我们可以去研究和思考,但是,商业化的进程并不一定在当下。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