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一瞬间 世上再无甲壳虫?

2019年7月1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汽车在墨西哥驶离生产线,宣告了这一经典车型的终结——大众汽车正式停产了甲壳虫。

如果说有哪一款车型的停产,能让很多车迷流下热泪的话,我想甲壳虫肯定是其中一个。因为我认为甲壳虫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可爱的车型。它的经典设计依然是很多品牌,很多新车难以企及的。甲壳虫的停产,就像是身边养着的宠物走失了一样,所有人都会动了恻隐之心。

1934年,第一代大众甲壳虫便诞生了。它的定位只是一款经济实惠,皮实耐用的家用轿车。甲壳虫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迅速的成为了德国的国民车。

在随后的一次次改动中,甲壳虫逐渐变成了个性,时尚的车型。而且圆滚滚的设计,也让甲壳虫在全世界拥有了无数的粉丝。85年的历史,甲壳虫只完成了三代,这在其他车型上是不可理解的。足以证明甲壳虫的生命力旺盛,估计设计师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设计新款甲壳虫了。

一代甲壳虫(1938-2003年)

甲壳虫的诞生,其实是一次政治任务。在1934年的时候,为了使每个德国家庭都能拥有一辆轿车,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了当时知名的设计师费迪南德•保时捷打造一款大众汽车,因此甲壳虫的诞生也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

当时设计的要求是能满2位成年人+3位小孩,也就是一家五口人的出行需求。且最高时速达到100km/h的要求,在1938年的时候一代甲壳虫便降生了,最开始其实并不叫甲壳虫,只有volkswagen(现大众品牌)的名字,后来纽约时报上美国人称其为“一直可爱的小甲壳虫”,便有了“甲壳虫”的称号并流传下来。

后来经过改装的甲壳虫汽车,在世界汽车拉力比赛中也屡次斩获佳绩,甚至甲壳虫的设计也直接促成了保时捷车型的诞生,这些都是甲壳虫的功劳。

二代甲壳虫(1998-2010年)

第二代甲壳虫,完成了从实用到时尚,从大众到小众的转型。在1994年,大众在北美国际车展上发布了一款概念车型,在4年之后的1998年,第二代甲壳虫开始投产,开创了全新的“复古未来派”设计语言;这一代甲壳虫的设计更加时尚,前后都是圆滚滚的造型。甲壳虫也从之前的平民轿车,变成了时尚的小车,不少女性消费者对它青睐有佳。

此外,第二代甲壳虫整体上也更符合当今汽车的趋势,放弃了第一代的后置发动机的布局,使用了更加合理的前置发动机布局。此外新的动力系统,让甲壳虫在性能上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不过也是从这一代开始,甲壳虫的销量就不如之前了。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家用车,初代甲壳虫诞生的时候,丰田,现代这些汽车品牌尚未崛起。但是到90年代的时候,日系,韩系车已经纷纷崛起,经济实惠的车型比比皆是。

而且甲壳虫为了延续之前的造型,不得已牺牲空间,牺牲实用性。第一代家用车的定位肯定是不行的,于是第二代甲壳虫的定位就变成了个性,时尚的车型。特别是第二代车型,进口到中国之后,价格不菲。动辄20万左右的售价,是当时很多消费者消费不起的。

三代甲壳虫(2011年-2019年)

第三代甲壳虫是寿命最短的,首次亮相于2011年的上海车展,不管是外观、内饰还是动力总成,都有着非常大的改变。其实从设计上说,第三代甲壳虫更像第一代车型。车头被拉伸,车顶到车尾的线条也趋于平缓,不像以前那样圆润。内饰上也抛弃了圆形和弧线的设计风格,换上了大众的家族式设计。动力总成的改动也不小,换上了1.4T发动机和双离合器变速箱。

其实从实用性的角度看,第三代车型的实用性是比第二代车型高的。同时第三代车型在造型上的一些变化,也让甲壳虫不再只适合女生开,男生也能开甲壳虫了。这些变化不难看出,大众汽车是想让甲壳虫再次焕发生命,拓展产品的受众群。

但是第三代甲壳虫依然不可避免的成为小众汽车,双门的造型依然不适合四个人乘坐,进口到中国之后售价依然很高,没有性价比。其实甲壳虫从第一代开始就已经逐渐不在德国生产,而是在墨西哥生产。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不过后来甲壳虫的销量以及大众汽车的战略转型,都不得不将甲壳虫停产。

我特别希望甲壳虫能够再次复活,只要造型不变,哪怕是以纯电动车的形态复活也好,因为在这个千篇一律,审美逐渐趋同的年代,太需要甲壳虫这样的造型独特的汽车了。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