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讨好中国市场,凯迪拉克却坚决称不造中国专属车

对于仍处于品牌资本积攒阶段的凯迪拉克而言,破坏品牌的全球一致性并不是明智做法,包括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将中国文化植入凯迪拉克的车型设计中。

  

【经济观察报 刘晓林】2016年,凯迪拉克中国销量终于完成10万辆目标,实现了同比飙升46%的历史最佳战绩,这使得该品牌在通用在华业务体系中的份量也随之提高。

2017年上海车展,上汽通用对凯迪拉克的宣传和强调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年度的大型车展。来自美国总部的凯迪拉克全球首席营销官Uwe Ellinghaus 以及凯迪拉克中国副总裁兼上汽通用汽车市场营销部部长Andreas Schaaf(安德里斯)也首次面对中国媒体,传递他对凯迪拉克在华表现的看法。

值得玩味的是,与其它大部分跨国品牌高层竭力将中国塑造成一个有着“特权”和特殊性的专属市场不同,年轻的营销官Uwe Ellinghaus更强调中国只是其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凯迪拉克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非常一致的品牌信息。

他表示,除了为特别满足中国客户加大腿部空间的长轴距车型之外,他并不能够看到为中国市场特别打造专属产品的必要性。对于仍处于品牌资本积攒阶段的凯迪拉克而言,破坏品牌的全球一致性并不是明智做法,包括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将中国文化植入凯迪拉克的车型设计中。

正是这种全球一致性和对凯迪拉克美式价值观、美式设计语言的坚持,两位美方高层在另一个问题的看法同样显示出“凯迪拉克式”的个性。针对凯迪拉克在华客户群集中在中国新富阶层,以私营业主为主,而非主流豪车品牌纷纷瞄准的在社会财富与话语权上都颇有影响力的精英人群现象,Uwe Ellinghaus并不担心,相反,他认为这是凯迪拉克在中国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

无论Uwe Ellinghaus,还是Andreas Schaaf,都更为强调新增客户的年轻属性。对于消费人群平均年龄为30岁,40%为首次购车的特性,“我应该没有任何抱怨了”。Andreas Schaaf表示,“其他汽车品牌,多数应该是非常希望能达到像凯迪拉克目前这样,对于中国年轻、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如此准确的定位和对他们如此有吸引力的地位。”

Uwe Ellinghaus和Andreas Schaaf的观点显然代表了凯迪拉克美国总部的态度。虽然对于凯迪拉克车主多为行事高调的富人一族形象,外界褒贬不一,但凯迪拉克美国总部方面表示,对于能吸引这部分人群很满意。

  

与其它主流品牌不同,从12年前落地中国开始,凯迪拉克在中国就一直受困于对其品牌形象的争议。由于过于钟情讲述品牌历史以及品牌背后浓重的美国文化,而缺少符合中国价值观、审美观的产品支撑,凯迪拉克一直没对上中国豪车客户的胃口。有分析认为,凯迪拉克过于高估了中国富人对“新美式豪华”和美国梦的热情。

这也导致在2015年之前,凯迪拉克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并最终未能兑现“双十”目标(年销售10万辆,豪车市场占有率达到10%)和一年一款新车的承诺。产品是王道,最终拯救凯迪拉克的还是其全新的产品、新的车型定位、新的设计风格和调性,与中国快速扩大的年轻消费人群在消费观上实现了契合,也给凯迪拉克带来了期待已久的销量飙升。

为了纠正不久前来自高德地图的那份对凯迪拉克车主非常不利的身份定位,通用中国日前公布了一份他们认为准确的凯迪拉克用户“画像”:目前凯迪拉克在华车主主要年龄层为25-34岁,首次购车的比例达到40%。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的消费者数据显示,目前凯迪拉克车主中已婚有孩子的车主比例超过60%,未婚单身的车主比例约为25%。尤其是ATS-L未婚单身或已婚无孩子的车主比例高于其他车型,ATS-L的女性车主也更年轻;CT6车主和XT5的车主年龄较长,且大多数车主是已婚有孩子的。

凯迪拉克方面认为,这份“画像”说明,吸引中国消费者购买凯迪拉克车型的两大原因包括品牌本身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品牌出众的外形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天接受媒体采访的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冯旦在诸多问题上给出了不同答案。作为中国汽车界的营销老兵和凯迪拉克在华市场管理的中方一把手,冯旦坦言,从2004年进入中国至今,凯迪拉克在品牌建设上走了很多弯路。同时,由于中美消费人群年龄的不同,凯迪拉克“未来在本土化方面会做一些改变,包括车型、配置、设计”。

当然,作为可能是整个上海车展中最不强调中国市场特殊性的跨国品牌营销总监,Uwe Ellinghaus并不否认中国对凯迪拉克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何时将成为凯迪拉克最大的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品牌定位和产品战略的转折点”。

访谈

  

经济观察报:在销量突破10万辆之后,中国在凯迪拉克全球市场的份额预期是否被上调了?

Uwe: 根据各种预测,中国和美国将成为今后汽车市场,包括豪华车市场的两个主要支柱。中国何时将成为凯迪拉克最大的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品牌定位和产品战略的转折点。很多豪华品牌的用户穿梭于全球不同的地方,他们希望在世界各地所体验到品牌和产品甚至经销商体验都是一致的。

经济观察报:凯迪拉克是否有为中国市场打造专属产品或服务的计划?

Uwe:我在汽车行业过去20年的经验告诉我,除了为特别满足中国客户加大腿部空间的长轴距车型之外,我并不能够看到非常多的原因为某个市场,包括中国市场,特别去打造专属产品。全世界的豪华车购买者都有相同的需求——希望所购买的车辆外观靓丽,且拥有良好的驾驶性能。而凯迪拉克的产品就能够满足他们这些需求。

即使中国今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豪华车市场,无论从车型设计,还是发动机设计,都应该保持全球的一致性。我们现在在美国热销的主力车型也同样在中国热销。

经济观察报:大部分豪车品牌都针对中国客户推出了定制服务,在设计上可以融入某些中国文化元素。

安德里斯:至少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受到类似的定制化需求。我觉得我们应该用务实和理智的态度来看这个问题。尽管凯迪拉克有很长的历史,但是进入中国刚刚十年多,还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所以我们仍然在积攒自己的品牌资产。如果我们已经成为了顶级的豪华品牌,也许我们能够采取更灵活的态度。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第一,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非常一致的品牌信息;第二,产品能够覆盖正确的细分市场,并在执行品牌战略上要有一致性和灵活性。

经济观察报:凯迪拉克在中国的新增消费群集中为短期内快速积累财富的新富人群,而非大部分豪车品牌锁定的精英人群概念,这种客户群和凯迪拉克预设的目标是否一致?

Uwe:凯迪拉克的品牌价值应该非常契合中国年轻、有经济实力的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精神追求。众所周知,凯迪拉克的车主们都具有非常乐观的心态,而且相信未来要比现在更好,这恰好是美国精神的一个代表。

凯迪拉克在中国受到欢迎的原因,首先是我们有很多适合中国各个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其次,凯迪拉克正在经历品牌的复兴。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人而言,他们多多少少向往美国梦,不仅是美国梦,也包括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美国的豪华车品牌和德国的豪华车品牌(也称作“ABB”)认知的不同,使得我们的品牌�个非常好的上升趋势。

安德里斯: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在中国,凯迪拉克的消费人群非常年轻,有想法、有创新能力,这也是所有豪华品牌希望吸引的人群,能如此精准的吸引到这部分人群,我们感到高兴。

经济观察报:今年凯迪拉克是否会继续产品攻势?

Uwe: 大家已经看到了CT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我们最新上市的一款产品。截至今年年底,我们没有全新产品上市计划。但是,2018年我们的SUV和轿车系列都会有新产品上市。2018-2020年凯迪拉克会推出更多新产品。2017年是我们新车上市方面的“小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品牌方面会止步。

经济观察报:豪华车三强的不稳定,会不会成为凯迪拉克的一个增长机会?凯迪拉克的志向是要晋级中国豪车前三吗?

安德里斯: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非常快,目前我们有180家经销商,今后三年之内,我们将要扩展到300家经销商。对于品牌而言,我们的目标是清晰的,就是做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领军品牌。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