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武器装备飞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经过了七十多年的变迁,一些二战时期的车辆设计仍然引领着行业潮流,许多车辆甚至影响了我国汽车工业早期的发展。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二战影响最大的三台美军载具。
二战中明星车辆的桂冠当之无愧应该授予这台车,它无论是战功还是影响力都超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任何一台载具,它的“后生”是一台名为JEEP的越野车,时至今日依旧引领着一波属于它的潮流,它就是威利斯MB越野车。
威利斯MB越野车是在1941年至1945年间美国军队服役的一款4X4越野车,当时福特公司也生产同款越野车型命名为GPW。威利斯MB越野车涉及了侦查、医疗、弹药运输、搭载通讯设备、战场指挥、火力掩护、防空、反坦克、步兵班运输等几乎一切战场上的重要角色,在美军军中被命名为“GP”,意为多用途车辆。不仅仅是士兵,各种著名的将军都乘坐这台车出现在战场上,甚至我国早期的国庆阅兵毛主席乘坐的就是从国军手中缴获的威利斯MB越野车检阅部队,所以说威利斯MB越野车也被人们视为二战的标志性车辆。
60马力的2.2升发动机驱动着这台重量仅仅980斤的越野车,使得这台车可以在战场上轻松自如地穿梭。曾经有一位战地记者这样形容威利斯MB越野车:“主啊,我们的生活可以没有战争,但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吉普车。因为吉普车无处不在,无所不为。它就像狗一样忠诚,像骡子一样强壮,像山羊一样敏捷。它经常运载自身两倍重量的物资,它唯一的目的和使命就是前进。”由此可见大家对威利斯MB越野车的评价有多高。
在二战期间威利斯公司生产了335531辆吉普车,福特生产了277896辆。这台车不仅仅在美国,在二战几乎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甚至是轴心国内部都使用缴获的威利斯MB越野车,可以说是二战载具中的巅峰之作。
JEEP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GP和美国漫画家在1937年创作的一种神通广大的鸟“Jeep”发音十分相似,所以威利斯MB越野车在当时也被人们称为“Jeep”,直到现在的Jeep继承了威利斯优秀的越野血统,可以说威利斯MB这台越野车影响了我们不止几十年,而是贯穿了整个汽车历史,目前非常多的威利斯MB越野车被私人使用或者军迷收藏。
和威利斯MB越野车影响力一样深远的车辆还有一台,这台车算得上是多用途卡车的鼻祖——GMC CCKW卡车。
欧洲战场上著名的“红球快递”。
GMC CCKW卡车是一台6×6驱动载重级别2.5吨的卡车,CCKW卡车被中国军民亲切地称为十轮大卡。它和威利斯MB越野车一样也被赋予到二战盟军内部近乎所有的战场运输职能。4.4升的GMC 270 91马力发动机在1400转/分的时候可以输出293N.m的最大扭矩。CCKW卡车有两种不同轴距,短轴距的CCKW 353和长轴距的CCKW 352。
上装40mm博福斯高炮的CCKW正在执行防空任务。
和二战许多军用车辆一样,CCKW卡车拥有敞顶和封闭两种驾驶室,它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运输兵员、物资装备、武器弹药和牵引火炮。这台车的用途相当广泛,我们看到的CCKW卡车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和威利斯MB越野车一样,足迹也遍布了全世界的盟军所有军队的编制中,欧洲战场上著名的卡车运输线“红球快递”就是依靠GMC CCKW卡车建立的。二战结束以后,CCKW卡车一直在美军及其盟军国家内部服役,中国曾经还使用从国军手中缴获的CCKW卡车投入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可见这台卡车的影响力也不一斑。
一直到二战结束,通用汽车公司一共生产了562750台CCKW卡车,CCKW卡车一直服役到五十年代被美军的M35卡车取代。CCKW卡车也是笔者爷爷进入运输部队驾驶的第一台卡车,从小笔者就从爷爷口中听说这辆“美国佬”卡车的传奇故事,这台车为中国的发展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当然介绍到了CCKW卡车就要介绍一台很有意义的卡车——斯图贝克US6。这台卡车和CCKW卡车一样都是6X6 2.5吨级别的卡车,大量的斯图贝克US6卡车其实没有在美军中服役,而是通过租借法案提供给了苏联。
斯图贝克US6卡车因为它的可靠性在苏联军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苏联在斯图贝克US6的基础上设计出ZIL-151卡车。在滇缅公路上,斯图贝克US6卡车和GMC CCKW卡车曾经为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二战中还有一台叱咤风云的载具,二战美国陆军三大象征性载具之一,巴顿将军曾经率领着它横跨欧洲大陆直插德国老巢,蒙格马利将军利用它在北非扬起风沙击溃德军,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太平洋的夺岛战役,甚至广阔的苏维埃土地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著名的谢尔曼坦克。
为了取代老式笨拙,体积庞大的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美军提出了T6坦克计划,T6坦克计划明确地规定:75mm主炮必须安装在旋转炮塔上。于是在M3坦克底盘的基础上设计出M4中型坦克。
M4坦克首次战斗是1942年秋天在北非的阿拉曼战场,相对于当时较为轻型的德军和意大利军队的装甲车辆,谢尔曼坦克的出现在当时可以说是“装甲碾压”。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坦克更像“纸糊”的一样,在强大的谢尔曼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为此,美国陆军认为M4足以赢得战争,就没有将太大的精力放在坦克的发展上。
因为美国二战时期的工业非常强大,再加上谢尔曼的制造成本较为廉价,工艺简单,生产容易,谢尔曼坦克不仅在大型汽车厂里面制造,还在许多民间作坊里生产,所以在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台谢尔曼坦克。再者,谢尔曼的型号也是千变万化,官方公告出的型号就多达二三十种,更不要说一些魔改型。谢尔曼坦克扮演过侦察车、运输车、步兵支援坦克、重型坦克等几乎所有它能和不能胜任的工作,当然M4谢尔曼坦克也足以符合当时的战斗条件,桥梁、道路、港口几乎都没有通过限制。
随着战争的推移,德国研制出高效能的重型坦克——虎式坦克。谢尔曼坦克失去了优势。无论是从装甲、火力上来说都无法同虎式坦克匹敌,谢尔曼只能够争取数量上的优势和坦克集群作战的相互支持,往往需要付出几台甚至十几台谢尔曼坦克的代价才能够击毁一台虎式坦克。
谢尔曼坦克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外号,叫做“朗森打火机”。这是因为谢尔曼坦克有很大一部分装备了福特的GAA V8、克莱斯勒A57或者是泰莱达因-大陆 R975的汽油发动机,如果油箱被击中整台坦克立马会燃起熊熊大火,当时士兵称之“打了就着,每打必着”。在当时欧洲战场有一部分装备了GM 6046的柴油发动机的谢尔曼坦克,这些柴油版本的谢尔曼坦克在欧洲比汽油版宝贵很多,一般没有任务是不能随便出战的,还有一些老兵故意将烟头丢进柴油发动机谢尔曼的油箱里面吓的新兵满地打滚的例子。
中国远征军曾经还驾驶着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在东南亚战场上抗击日寇,这些坦克的标记就是车身上写有“突击”两字,炮塔画有猫胡须和眼睛。在缅北会战曾经发生过稀有的坦克大战,谢尔曼坦克的出现让日军猝不及防,而在这场战斗之中谢尔曼坦克有效的杀伤了日军的装甲力量。
中国远征军的谢尔曼坦克。
二战以后谢尔曼坦克依旧在世界各地活跃,朝鲜战争中美军的装甲力量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谢尔曼坦克。谢尔曼坦克总产量49234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次于苏军的T34中型坦克。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国家依旧将谢尔曼坦克当做自己的自卫力量,谢尔曼坦克影响了整个世界。
威利斯MB越野车、GMC CCKW卡车、M4谢尔曼坦克是美军二战时期的三大制胜武器,随着时代的推移终将尘封历史。但这些钢铁斗士的传奇,会赋予我们更多的想象,值得我们不停地回味和把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