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国生产的技术含量最高家庭车

80年代中国开始了合资或引进技术生产欧美日本轿车的步伐,1984年上海大众开始了大众桑塔纳,1987年广汽和标致合资生产了标致505,天汽引进大发技术生产了夏利。这些车中以天津夏利的个头最小、动力最小发动机缸数最少。

开始生产的两厢夏利车身长度只有3680毫米,车宽1610毫米,整备质量740千克,动力为一台55马力的0.993升排量三缸发动机。虽然在80年代制造的国产轿车中规格最小,但是它是1987年大发刚推出的新车型,比1981年推出的老桑和1979年推出的标致505要年轻的多。其底盘设计理念是当时中国国产轿车中最先进的;这是中国批量生产的第一款前横置发动机的前驱轿车(现在家庭车都是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底盘设计,但是在80年代,这种底盘设计刚成为西方家庭车的主流),而且它的一些安全设计理念也领先于桑塔纳和标致505。

 

 

在配置方面,国产夏利和最初的国产老桑和505一样,都是手动窗和手动后视镜,方向盘角度也不可调,当时欧美日本普及型家庭车还都没有今天家庭车这些人机工程设计。仪表中虽然没有转速表(90年代开始生产的老捷达也没有),但是仪表是现在流行的背光照明,而一汽-大众老捷达还是落后的小灯泡照明。和日版原装的大发Charade相比有些简化,后风挡电加热功能取消了,和欧版相比则没了后风挡雨刷。

 

 

1993年前的夏利车发动机、变速箱和空调都是进口的,1993年北京出租行业的扩充中采购了一大批夏利作为出租车。这些使用日机和原装空调的夏利不仅可靠性好,在北京路况下百公里油耗只有6升左右,炎热的夏季中空调也不差,开空调后动力衰减不算很明显,城里跑足够用了……这些为夏利攒了很多口碑。

90年代中国私家车消费者们不少也选择了夏利车。这车用着比东欧车省钱更省心(东欧车开个一年半载后要么是自己就会修车了,要么是修车铺的常客)。夏利的小饭量配上了一个规格只有37升的油箱,去加油站加油一张50块大票就够了(当时北京93号汽油价格为二块零几分/升)。

 

 

但是!夏利这样一款出色的家庭车在中国普及过程中却受到了一些阻力,80年代中后期开始,北京和上海最先富裕的阶层开始成为私家车消费群体,但是上海开始了私家车牌照拍卖,而北京更绝,在90年代中期出台了一个政策:“小排量车由于废气排放高,1升以下排量的汽车单双号限行并禁驶长安街。”在这个政策影响下,就让很多北京的消费者被迫选择品质差一些的东欧车了。 (这个政策是怎么消亡的,因为1998年夏利出了1.3升动力车了, 交警没法管了)

 

 

关于国产夏利的质量,就是用了很多进口件90年代初产的夏利也是和原装进口的有差距,除了装配工艺的细节有差距外,车灯、喷涂工艺也是有差距。当时北京三里屯活跃着一辆日本原装的大发Charade,和国产货细节工艺的不同很容易辨识出它的进口车身份。

国产夏利车大规模生产开始于1995年左右,从这时候开始三缸夏利车都采用了国产发动机和国产空调了,车门也增加了装饰条。这时天汽也希望和丰田合资,丰田也派了工程师驻厂考察,天汽在当时的经营状况确实让小心的日本人不敢再往前迈出一步。而且,虽然这时的夏利车配置高了,但是!在一个没有完善研发制造品控体系的情况下,国产化提高带来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了……(文中配图多为日本原装货,初期版的夏利图难找)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