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Model 3将中国造 影响几何?

汽车业能否出现苹果这种颠覆性的变革?近几年行业内众说纷纭,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上市销售后,很多俘获了年轻富豪们的心,但是高达64.11万-97.93万元的高价,让它成了年轻富豪们的大玩具。尽管如此,但由于逼格实在太高,导致需求十分有限,这让特斯拉遇到了麻烦,在中国市场无法完成销售任务,导致几易主帅。

新款Model S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斯拉急需一款亲民的产品,于是特斯拉Model 3来了,基础售价35000美元,高价端约50000美元。这个价格让全世界的“特粉”疯狂,在开放官网预定之前,仅靠门店排队预定收获的订单就超过11.5万辆。截止目前,预定量已达到了40多万台,市场前景可观。折算起来高达几十万人民币的车子能引起全球抢购,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要知道这可不是五六千元的苹果手机,有钱没钱都能买得起。况且Model 3还只是预定,2017年末才开始生产制造,交付顺序是:北美、欧洲、亚太以及其他。


Model 3

这是一款什么样的车?能引众多富豪精英们竞折腰。要知道,对于中国消费者,算上各种税费,最终的提车价肯定超过30万起了。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老大马斯克曾表示,Model 3将在中国和欧洲设立工厂,并且Model 3还将有“Crossover”版本Model Y(类似小型SUV),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买Model 3的价格可能要低一些,或许在20万至25万之间。 对于极度在乎逼格的中国消费者,20多万的特斯拉将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虽然这么贵的车无法向苹果手机那样上下通吃,但是在中产阶级掀起一股旋风是可以预期的。

一直以来,电动车市场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主要是由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而且价格昂贵,与传统汽车相比并没有优势。2015年,全球电动车(乘用车)总销量达到549,414辆,在2014年317,895辆的基础上,同比大幅攀升72.8%。中国成为2015年电动车销量最高的国度,首次超过了美国。外媒统计的结果是,去年中国市场电动乘用车销量达到207,382辆,比美国的115,350辆高出近一倍,占全球总销量的37.7%比重。在全球TOP10榜单,中国企业占了6家,比亚迪以6.17万辆的成绩夺冠。但是考虑到中国政府对市场的补贴力度,以及一些车企的各种骗补行为,这些成绩就显得成色不足了。反观特斯拉,2015年全球销量51598台,60多万起的车型销量能达到这个数量,可以说在电动车市场创造的奇迹。要知道,在中国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可是不享受政府补贴。

北汽EV电动车

因此,当20多万的Model 3上市的时候,将给市场造成多么巨大的冲击是可以想象的。随着对电动车补贴的逐渐减弱,中国电动车销量已经开始放缓。但是对一些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产品,政策的退出反而意味着利好,比如今年1-4月份,北汽E系列卖了6998台,江淮和悦IEV卖了6741台,比亚迪E6卖了5896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业内人士对于能否顶住低价位的特斯拉的冲击,仍然觉得形势不容乐观。由于中国汽车发展较晚,在传统汽车领域并无优势,因此从国家到企业都指望靠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并且多数车企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动车产品,但是很遗憾很多都是凑数的,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还是少数,并且在品牌上并不占优势,所以很难向特斯拉那样直接打入高端市场。

江淮IEV电动车

“如果这几年不能推出可以匹敌特斯拉的产品,不仅不能弯道超车,还有可能滑出赛道。”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感慨地说。当然,纵观市场全局,除了特斯拉这个黑马级企业外,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在技术层面并不落后,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以比亚迪为例,其铁电池(磷酸铁锰锂电池)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了,并且续航里程长,技术比较稳定,比如E6的续航里程达到了400公里。

比亚迪e6电动车

目前,比亚迪的铁电池技术水平与特斯拉的三元材料技术水平相当。但是在市场影响力上,却与特斯拉不可同日而语,特斯拉已经在富豪阶层产生了影响力,而凭着这种影响力的向下传递,低价的特斯拉MODEL3也将在中产阶层产生更大影响力,而这无疑将为特斯拉带来丰厚的利润。反观自主品牌,目前还很难在私家车市场有太大的影响力,销量与政府补贴直接相关,而且更多的影响力是在营运车领域。例如: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的布局是最全面的,除了私家车和出租车等,它也是全球首家投放新能源专用车的企业,电动大巴K9已经正式服务香港公交,伦敦的51辆单层零排放车也是迄今为止欧洲最大规模的全尺寸公交车队,此外还有像T7、重卡J9、环卫车等。

但是,当电动车发展成熟,向私家车普及的时候,营运车辆的优势反道会变成弱点,大家买汽油车时也不愿意买出租车同款就是明证。当面对特斯拉MODEL3这种低价走量产品的冲击时,将毫无还手之力,最终还是会陷入拼低价的死循环,即低价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研发投入少,然后技术落后只能做低端。据了解,目前特斯拉在努力提高交货日期,挖到了奥迪的高管当主抓生产的副总裁,又通过资本市场融资14亿美元,都是为了加快Model3的生产,并将50万辆产能计划从2020年提前至2018年。

相信,中国的电动车企业也不会坐视市场被侵蚀,近两年也将有相对逼格较高的车型推出,而对于电动车的定位也不应该仅是交通工具,更应该适应现代年轻购车者对“炫酷”的追求。当特斯拉占据高端市场并向中端渗透的时候,电动车市场的大战将正式拉开,竞争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相信五年之后电动车市场将是另一幅画面。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