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省1600亿円 日产用这方式拿下三菱

2016年5月12日,日产汽车宣布将收购三菱汽车34%股权,斥资2,370亿日元,成为后者最大单一股东。不过三菱股价原先可比这个价位高出一大截,只是在4月20日被曝光油耗造假后大幅滑坡。车聚君联想到日产正是三菱舞弊的揭发者,不由得心底暗笑一声:这告密也忒值钱了些!

一、惊爆:日产入主三菱始末

5月12日晚间,日产汽车有限公司(Nissan Motor Co., Ltd.)和三菱汽车公司(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签署了基本协议,将构建“深远的”战略同盟关系。协议中最重要的部分为日产将收购三菱三分之一以上股权,达成资本层面的关系,在后者单一股东中持股比例最高;此外,未来双方还将在采购、工厂产能、车型平台和增长型市场等方面展开合作。

正式交易合同则预计在5月25日签订,控股后日产将在三菱汽车董事会中获得4个席位,其中一名日产指定的董事甚至可能被任命为董事长。但协议仍存在有效期,倘若在一年之内无法完成,则合同将作废。

那么,文章开头提到的34%比例、2,370亿日元价格是怎么来的呢?且看车聚君的计算器按得准不准:

▎根据日产和三菱官方文件中的交易条款,日产将收购三菱汽车5.066亿股新发行股份——该部分股权占三菱总股权比重为34%;

▎每股收购价格为468.52日元——车聚君算得5.066亿股为2,373.5亿日元,约合21.82亿美元或人民币141.9亿元。想是官网为了方便,抹掉零头直接写了个“237 billion”。

实际上,日产要控股三菱的说法,早在5月12日晨间就已经在日本媒体上满天飞。知情人士向日本NHK等媒体披露了日产的意向。旋即日产和三菱官方承认正在对话,之后各自召开董事会,协商彼此达成资本联盟的事宜。到晚上,果然和爆料一致,两家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资本结盟。

二、解析:34%股比的由来

为啥日产会选择34%这个比例?这次收购又和前一阵子的三菱“油耗造假门”是什么关系?且听车聚君一一道来。

根据日本法律,股东持股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则在重大管理层决定中拥有一票否决权,而34%恰好切中“超过三分之一”这个节点。

另外,日产所占股比恰好和三菱汽车另外三个大股东加起来的股权相等。2004年,三菱汽车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之间的联盟解体,陷入经济危机。三菱重工等三家同门公司伸出援手,收购了三菱汽车的优先股。两年后,三菱汽车回购了部分股权,但上述公司仍保留了总计34%的股权:

▎三菱重工有限公司(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持股20%;

▎三菱公司(Mitsubishi Corp.)持股10%;

▎三菱UFJ金融集团旗下的三菱东京UFJ银行(Tokyo-Mitsubishi UFJ)持股4%。

第一眼看到34%这个数字,车聚君差点以为是三家同门将股权转让给日产。但实际上日产和三菱不仅说明交易为新股,并且强调“三菱和日产期望三菱重工、三菱公司和三菱东京UFJ银行保持联合持有三菱汽车股权,并支持战略联盟。”

三、推测:告密者化身收购者?

今年关于三菱汽车的重大新闻里,在本次日产入股之前,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油耗造假门”。乍一看,似乎是三菱因为丑闻赔钱,因此亟待伙伴援助,然而,细思极恐。

2016年4月20日,三菱被曝光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目前已知在日本涉及4款微型车共计625,000辆,最新消息显示又有9款车可能被殃及。在轮胎和空气阻力方面,三菱采用美国标准实施测量替代更严格的日本标准,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比实际“虚高”,幅度在5%至10%之间。

丑闻曝光后,三菱股价大幅跳水。截至5月11日,三菱汽车在东京证券交易市场收盘价为每股495日元,较4月19日暴跌43%。

车聚君将两个信息点结合在一起,于是有了更多发现。

第一个信息点:三菱丑闻的揭发者正是日产汽车。最初涉案的4款微型车,有三菱品牌eK Wagon和eK Space两款车,也有日产的DayZ和DayZ Roox。日产宣称自行主动检查问题,结果发现不对劲,于是就曝光了…………

第二个信息点:本次联合声明中,日产和三菱解释称,468.52日元每股收购价格“参考了2016年4月21日至2016年5月11日之间的平均值”。需要注意的是,4月21日,正是三菱汽车被曝在日本微型车燃油经济性造假的次日,股价已经大幅滑坡。

股价较丑闻前暴跌了四成多,换句话说,按照丑闻前股价收购,日产恐怕需要花费4,000亿日元才行,比现在实际成交价提高1,600亿日元。这里还不考虑三菱如今同意交易,在决心上也受到了丑闻的影响。

左手高姿态告密,右手着手股权收购并享受着1,600亿日元优惠?真的很难让人不去联想到什么啊。

四、动机:互补优势VS丑闻压力

日产打得一手好算盘,那么最初的动因呢?为何选择三菱作为股权收购对象?为何不再满足于产品项目层面的合作,而是希望在资本层面与三菱牵手,甚至不惜一掷“千亿金”?

车聚君以为,三菱在优势市场上,能够对日产起到补充作用;反过来,日产的“胜场”也可以对三菱形成吸引力。除了日本本土市场,三菱汽车主要市场在于东南亚,而在美国市场表现羸弱。日产则迥然不同,美国是日产最大单一市场之一,每年销量超过百万辆,不过日产这几年希望能够在东南亚扩充市场份额。

结盟之后,日产可以借助三菱的渠道和影响力等条件提振在东南亚的表现,而三菱则能够依靠贴牌等方式促进在美国市场销量规模实现质变。

也有观点认为,丑闻爆发后,三菱将和大众一样陷入经济危机,需要引入外援。不过三菱油耗造假范围和规模都远小于大众“尾气门”,主要集中在日本市场60多万辆微型车,面临的潜在赔偿和修复成本也都不是一个数量级。三菱蒙受的经济损失可能在30亿美元这个级别,而其手中现金流为42.3亿美元,因此还不至于非要借助外力不可。三菱汽车总裁益子修就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车聚小结:

回顾历史,三菱在日本汽车行业不止一次扮演了“被切蛋糕者”的角色。上个世纪最后几十年,丰田和本田曾大肆从三菱挖人,带走一大批精英工程师。如今日产又“乘虚而入”,似乎暗示了三菱的某些特点。

当然,对三菱来说也并不只有坏消息,至少可以获得提振美国业务的机遇。最新股价显示,日产入主的消息帮助三菱股价提升了13%,达到575日元每股的水平了呢。


汽车杂谈 汽车杂谈

1人在论坛活跃

进论坛逛逛

最新帖子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发表评论发表评论
  • 回复
  • 点赞
  • 收藏
  • 分享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
返回顶部